白内障老花眼压高,希玛医生只用一招解

2022-7-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体机能开始出现退化

一些疾病开始陆续出现

尤其是在眼睛上

表现得极为明显

例如当人过了40岁之后

老花眼、白内障

这种中老年人容易患的眼病

就会找上门

图源:壹图网

今年56岁的王大爷

眼睛不仅患有白内障

还存在散光、老花、眼压高的问题

对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医院就诊

本以为要花大量精力、物力

才能解决这些眼部问题

没想到仅仅只是一项手术

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王大爷愣了神...

“现在的医疗技术这么厉害吗?”

经过医生检查,存在多种隐患

经过详细的眼部检查,医生发现王大爷的白内障是因为年纪大、眼内晶体退化造成的。除了白内障之外,王大爷的眼睛还有散光、老花等眼症。

此外,医生发现,因为白内障的关系,晶状体出现混浊,开始膨胀并变厚,眼睛色素细胞发炎导致炎症细胞堵塞、晶体发生移位,影响房角引流,造成眼内房水流通不畅,眼部压力较常人高出很多。医生提到,王大爷的眼睛在这种长期高眼压的环境下,随时有可能引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在清楚地知道王大爷的病情后,医生为他做了一项手术——微创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短短20多分钟,王大爷的多个眼部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多种眼疾并存,如何一招解决

1针对白内障

白内障是晶体变得混浊,阻碍了光线的进入,造成的视物模糊。

而手术是通过表面麻醉,用微创的方式将混浊的晶体用超声波震溶吸出,再换上一个透明的人工晶体,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白内障的问题。

2针对老花眼

老花眼是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而造成的。

标准单焦人工晶体(左),多焦距人工晶体(中),自动变焦人工晶体(右)

手术过程中,在用人工晶体替代原本混浊的晶体时,可以选择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或两眼植入不同度数的单焦点人工晶体,解决老花的问题。

3针对闪光

散光与角膜的弧度有关,角膜表面不平滑、有起伏,光线经过角膜会形成多个聚焦点,导致看东西模糊、出现重影。

左:正常角膜剖面(圆形)右:散光角膜剖面(椭圆形)

白内障手术是一项微创手术,在晶状体部位进行,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顺便在角膜引起散光的位置上进行特别处理,或者植入带散光度数的特殊人工晶体,解决散光的问题。

4针对高眼压

白内障会使晶状体出现混浊,膨胀、变厚,前房空间变得狭窄,眼睛色素细胞发炎造成炎症细胞堵塞、晶体发生移位,影响房角引流,使得房水流通不畅,眼压升高。

图源:搜狗图片

白内障手术过程中,摘除本身较厚的晶体,更换较薄的人工晶体,从而降低因房角狭窄而引发急性青光眼发作的风险,同时,房水的引流也会变得顺畅,从而使眼压下降。

白内障手术过程详解

微创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视频演示

步骤一︰在眼角膜边缘制造三个小切口,一主两副。主切口约两至三毫米长,是主要的伤口,让超声乳化棒及人工晶体通过,而另外两个约一毫米的副切口则让手术仪器通过。

步骤二︰用撕囊钳撕开一个直径约五毫米的前囊口,方便取出白内障皮层及核子。

步骤三︰进行“水分离”,令皮层组织与外囊分开。

步骤四︰利用超声乳化棒震溶并吸出白内障核和皮层组织。

步骤五︰打磨外囊,减少手术后发炎及外囊出现混浊的机会。

步骤六︰放入特殊的人工晶体。

通过微创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病人除了能将原本浑浊的晶体

替换为透明的新人工晶体外

还可以将

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眼压高等问题

一并解决

是一项名副其实的增值手术

为感谢患者朋友长期以来的支持与厚爱,让更多深受白内障困扰的中老年人重见光明,希玛眼科将于年8月16日14:00举办点亮视界·睛彩生活为主题的第62期关爱中老年人眼健康沙龙活动。

活动时间:年8月16日14:00

邀请对象:患有眼疾的中老年人特别是白内障患者

活动地点:深医院

报名方式:后台发送“白内障活动+姓名+手机号码”

活动当天,我们将邀请希玛眼科医务总监、白内障专家詹行楷主任,为大家带来白内障及中老年人常见眼疾防治的眼健康讲座。

活动现场还将设置有奖问答、趣味游戏等环节,参与者将有机会获得希玛眼科送出的精美礼品哟!

●点亮视界·睛彩生活●1免费尊享眼健康基础检查

活动当天可免费享受原价元的医生看诊和眼健康基础5项检查,为中老年朋友的眼健康保驾护航。

2预约手术可获元手术减免

活动当天,预约白内障手术即可获得元手术减免费用,仅限自费患者。

希小玛最后再提醒大家一次

家里受眼病困扰的长辈

这次不要错过哟

只需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epw.com/jbzz/125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