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逐渐年轻化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2019-2-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点击上方“浙江医学科普”
生活中,白内障越来越年轻化。过去,大于50岁的人容易出现白内障。现在,因为长期面对电脑以及工作压力等因素,许多人不到40岁便患上了白内障。吴荣瀚介绍,白内障属于晶状体自然老化。
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性白内障,即在出生前后已经存在;另一种是出生后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营养代谢异常及外伤等原因所致的晶状体混浊,分为老年性白内障(多见于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并发性白内障(并发于其他眼病)、外伤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
临床发现,白内障的早期会有视力下降,白天看不清,晚上视力恢复,视野变小,立体视觉变差,分辨颜色能力降低,出现像差、阅读速度下降以及眼睛适应能力降低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若不及时治疗,时间长了,会使视力逐渐减弱,直至失明。
患白内障后要根据病情的不同程度,进行不同处理。
若为老年性白内障,在初发期和未成熟期,术前可以点眼药水,延迟白内障的进展。在未成熟期视力在0.1以下时或成熟期,可行手术摘除,然后配镜矫正无晶体造成的屈光不正,或直接做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先天性白内障对不影响视力者可以长期观察,无进展时可以不手术,影响视力者要尽早手术。并发性白内障要先治疗原发病,待晶体完全混浊后再行手术摘除。
代谢性疾病引发的白内障,先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应积极控制血糖,减缓白内障进展,若晶体完全混浊,在全身健康状况允许的条件下行手术治疗。
后发性白内障可用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
术后避免剧烈远动,尤其注意避免眼部及眼周围头部的碰撞伤。术后3个月,部分患者需要做验光检查,有残留的屈光不正,需要配镜矫正。白内障早期患者可以结合自身需求考虑是否进行激光治疗,建议对视觉要求高的进行激光治疗,且医院复查,一年后可延长至两年。
视网膜疾病常合并有白内障
临床发现,视网膜疾病与白内障常常联合发生,密不可分。视网膜疾病也属于眼部常见病之一,常见血管和血管系统病变,如视网膜血管阻塞,动脉硬化性、高血压性、血液病性以及糖尿病性眼底病变等,视网膜炎症,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变性及营养不良与视网膜肿瘤。
对于视网膜、眼睛与白内障三者的关系,吴荣瀚说,如果将眼睛比喻为照相机,那么视网膜就是底片,白内障是相机的镜头。“临床发现,许多视网膜疾病常合并有白内障。另外,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术后可能需要填充硅油或空气,容易造成视网膜脱离,继而引起白内障。”
所以,针对视网膜疾病合并有白内障的患者,通常会进行超声乳化联合微创玻切术。国内早在年便已开展此项联合手术,在以前这项联合手术需要2个多小时,且要住院1至2周。现在,由于各项仪器的不断更新,此项手术时长已经缩短至半小时至四十五分钟。而且,手术禁忌小,只要保证术前没有感冒发烧便可进行。手术当天需要用白纱布包住眼睛,术后第二天即可摘除出院,术后两周避免进水,其间需要使用医用眼药水。若不小心进水,要及时使用医用眼药水杀菌消毒。
如何预防白内障
白内障对眼睛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重视白内障的危害,建议平时做好相关预防。
第一,减少户外行走时间,避免眼睛长时间接触紫外线。为此,建议在紫外线强的地方外出戴上墨镜。
第二,不要相信白内障“神药”。调查发现,众多治疗白内障药物的效果并不理想。不要盲目相信商家推出的白内障药物。
第三,不要用眼过度,注意劳逸结合。
第四,尽量避免大的情绪波动,多食用维生素较高的水果或食品,如花生米、芝麻、黄花菜、瘦肉、乳类、绿叶蔬菜、南瓜、绿色豆类等。
(吴晶晶)
生活与健康报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