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眼科老年人易患的七大眼科

2020-8-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随着年龄增加,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眼睛也不例外。另外某些慢性疾病所并发的眼部病变虽然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是很多疾病都是随病程的增加,患病率也逐步增加。那么人岁数大了,容易患哪些眼病呢?今天,德州市眼科的徐红主任来和大家谈谈老年人比较常见眼科疾病:老视眼老花眼即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之一,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老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年龄直接相关,大多出现在45岁以后。老花眼的度数一般以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递增。一般无近视、远视的人,45岁时眼睛老花度数通常为度,55岁提高到度,到了60岁左右,度数会增至度到度,此后眼睛老花度数一般不再加深。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是指随年龄增加,晶状体出现变性浑浊,从而影响光线进入眼睛,导致视力下降的现象。本病的发生与环境、营养、代谢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老年性白内障根据晶体混浊发生的部位,可分为皮质性白内障(初发期、进展期、成熟期以及过熟期)、核性白内障、囊膜下混浊型白内障。中医调理护眼,可从滋肝益肾、调理气血着手。眼球的晶状体就像是一块玻璃,在衰老过程中容易发生混浊现象,影响视力。该病症状常渐进发展,刚开始可能出现眼前类似飞蚊症现象、眼前隔雾现象,之后视力逐渐衰退,眼睛看东西模糊,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中医认为,白内障的发生,多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而致。玻璃体退化综合征玻璃体后脱离常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多发,同时多见于高度近视眼患者,也可继发于玻璃体炎症、出血等疾病。在50岁以上人发生率约为58%,65岁以上人为65%-75%,且女性多于男性。玻璃体退化综合征(DVS,玻璃体内胶原蛋白自然分解和凝聚)以及玻璃体后脱离(PVD,玻璃体后皮质与视网膜内表面的脱离),是飞蚊症的常见原因。中医治疗调节玻璃体浑浊或出血:本病属神膏疾病,其病内应肝、胆、脾、肾。肝藏血,血养水,水养膏,肾为肝之母,乃神水之源,肝肾两亏,不能荣养目窍,神光衰微,神膏失养,则变清稀,或变浑浊,致眼前黑花飞舞,胆附于肝,随肝而病,胆汁减神膏衰而致病,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五脏六腑之精气不能上注于目,目失所养,神膏变浑,若脾气虚衰,不能收摄统血,血不循经,溢出络处,进入神膏,也可致神膏浑浊。年龄性黄斑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引起中老年视力严重丧失最主要的原因,其发病原因为随着年龄增长,黄斑区视网膜组织的退行性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DR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威胁视力的并发症,是工作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DR早期可无症状,病变累及黄斑后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控制高血糖、高血压以及高血脂仍是预防DR最重要的措施。青光眼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青光眼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是其发病的原发危险因素,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也与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有关。高血压性眼底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是重要的全身慢病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为5.11%,其中约70%有眼底改变。眼底阳性率与病人年龄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年龄愈大阳性率愈高。临床常见的呈慢性经过的高血压病患者中,眼底视网膜血管粥样硬化阳性率与病程长短呈正比,病程时间较长者,阳性率亦较高。血压增高程度与眼底视网膜血管粥样硬化阳性率基本平行,舒张压增高对眼底病变的作用更为显著。眼的屈光状态对高血压病眼底阳性率有一定影响,远视眼高于正视眼,近视眼则低于正视眼。以上均为眼底病,眼底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病种较多,预后不良,早起发现及时诊治可避免严重后果。

科室特色诊疗技术

1、近视推拿:近视为“能近祛远”采用按摩治疗补益肝肾,舒通眼络,通过手法达到调和气血,解除眼肌疲劳提高视力的作用,使肝胆之气更加充足、通畅、有序,保证眼睛气血、营养、精微物质的供给,促进眼睛视力提升,对假性近视可完全治愈,对真性近视亦可起到控制近视进一步发展的疗效。2、新生儿泪囊炎按摩:采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压迫泪囊,按在鼻根及眼睛的内眦中央部位,有力度的往下按压,通过按摩增加泪囊内的静水压,进而通过压力传导使得鼻泪道中膜性的阻塞物破裂,促使鼻泪管下端开放,解除阻塞,可有效改善患儿分泌物增多、溢泪等。3、放血疗法:针刺人体腧穴,排出暗红淤血,达到通络、祛瘀的作用。配合中药内服,可促进药物上达病所,提高中药疗效。尤其适用于麦粒肿、炎症性眼病等。4、核桃灸:隔物灸,通过利用核桃壳来实施,对核桃壳进行中药浸泡,然后再以艾柱进行熏蒸。用于治疗肝肾阴亏、羞明畏光、可改善老年性眼底病和老年性白内障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此外,核桃灸对干眼、近视眼、麦粒肿治疗效果确切,对结膜炎、角膜炎也有很好的功效,它还可用于眼睛日常保健,对爱美的女士也有帮助,譬如用于面部美容艾灸治疗黑眼圈等。5、睑板腺疏通:利用按摩棒疏通睑板腺分泌管道,清除淤积的分泌物,改善眼睑局部血液循环,适用于治疗干眼症引起的眼睛干涩、视疲劳等。6、耳穴压豆:根据辩证,将中药王不留行籽贴服于耳部相应穴位,达到调理脏腑、散淤祛邪的目的。常用于预防及治疗儿童近视、麦粒肿、视疲劳、花眼、眼睑痉挛等。7、中药离子导入:采用电脑控制的离子导入技术,将具有清热解毒、补益肝肾、开窍明目等不同作用的中药导入眼内,增强药物在眼内的渗透效果,达到治疗疾病、提高视力的目的。8、中药穴位贴敷:取太阳、风池、足三里、肝肾、肾俞、光明、三阴交等穴,将特制中药膏剂贴敷在上述穴位。具有舒经通络、缓急止痛作用。可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弱视、视神经疾病、近视、视疲劳、干眼症等疾病辅助治疗。东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epw.com/jbzd/109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