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超声病例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
2020-7-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作者/杨军雷志辉
⊙单位/医院特检科
患者男,74岁,1周前活动时不慎伤及右眼,于外院行清创缝合术,现因右眼肿痛、偏侧头痛来诊。患者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超声检查发现:双眼轴、前房尚正常,左眼晶状体位置正常,前后囊回声均增强。右眼晶状体颞侧脱离附着点,向鼻侧距离缩短移位(图1),右眼晶状体前后囊回声均增强。双眼玻璃体内可见稍强回声漂浮,后运动现象明显。双侧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CDFI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超声提示:右眼晶状体不全脱位,双眼白内障声像图改变,双眼玻璃体稍浑浊。
图1右眼晶状体不全脱位声图像。晶状体颞侧附着点向鼻侧移位(箭头示),而鼻侧附着点正常
图2双侧眼球声像图对比所见
病例讨论
晶状体是一对凸面的弹性透明体,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通过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位置固定(图2)。
图3眼球解剖模式图
眼部受到外力钝挫伤时,悬韧带可部分或全部离断,晶状体可因之移位,发生不全脱位或完全脱位。
晶状体不全脱位较少见,其脱位一端呈游离状,而另一端附着位置正常。
声像图上,晶状体不全脱位时,通常测量眼球各方向的晶状体赤道至睫状突的距离来判断。若距离相等,则提示无脱位;若不等,则提示有不全脱位,且通常晶状体向距离短的一侧移位。
晶状体全脱位较不全脱位常见,是指晶状体完全脱离正常解剖位置,游离至玻璃体内。脱位时间较短时,晶状体可随玻璃体移动,而若时间较长后,脱位晶状体位置通常较固定,移动不明显。
晶状体全脱位时需要与眼球内肿物相鉴别,后者肿物大小形态不同,位置固定于一侧球壁,不随眼球移动变化,肿物内部或周边可探及血流信号,于正常解剖位置可见晶状体回声。
晶状体脱位具有典型声像图特点,超声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缙熙,姜玉新.浅表器官及组织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4.
[2]高士濂,于频.人体解剖图谱(第6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快来给我们留言讨论吧!
⊙学术主编/刘德泉⊙责任编辑/高瑞秋
⊙投稿邮箱/xihuansushi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