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视国人SCI红毯秀赵云娥教授颠覆传
2020-5-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编者按:
在超声乳化手术中,晶状体核越硬,需要的超声能量越大,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可能性越高。因此,准确的判断晶状体核浑浊程度有助于手术医生更好的捕捉手术时机。目前晶状体核浑浊分级记录方法最常见的分析方法是LOCSⅢ(lensopacityclassificationsystem),这一系统根据晶状体浑浊的部位、范围、颜色、密度同标准前节照片进行对比,划分不同等级来确定晶状体浑浊的程度。然而这对检查者的水平要求较高,可重复性将受到影响。医院赵云娥教授带领其团队以SS-OCT和Scheimpflug图像分级系统对晶状体浑浊程度重新定义,并实现了与传统经典LOCSⅢ的比较,相关结果发表于BrJOphthalmol上。今天的SCI红毯秀,带大家来看最新的晶状体核混浊分级方法!
Part1:LOCSⅢ与SS-OCT和Scheimpflug图像分级系统的原理
晶状体的散射光被用于预测其浑浊程度,根据散射光的方向,主要分为两类:正向散射和反向散射,反向散射的分析方式依赖于前节照相技术,最经典的例子就是LOCSⅢ,可以看做是晶状体浑浊程度分级的金标准。同时,前节照相技术基于断层扫描系统,比如Scheimpflug和OCT,代表Scheimpflug准则的一项新技术称为Pentacam,通过Pentacam评估晶状体浑浊程度的方法称为PentacamNuclearStaging(PNS)。
图APentacam捕捉到完整的浑浊晶状体部分并进行PNS分析(图C),图BPentacam未捕捉到完整的浑浊晶状体。
Part2:同领域的研究数量少,晶状体核的测量范围仅在固定子午线
DeCastroetal为了研究SS-OCT与LOCSⅢ的相关性仅纳入了16例白内障病例。既往研究使用的OCT使用了固定子午线上的单一B-Scan图像,而本研究共纳入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SS-OCT从0°、30°、60°、90°、°、°方向形成6个图像。
图A-F示0°、30°、60°、90°、°、°方向的图像,图H为Image-J计算的像素图,取6次平均值。
Part3:阅读结果部分需要先了解的缩略词表
Part4:NDss-oct与NO、NC、BCVA、NDPNS的相关性分析
NDss-oct与NO(r=0.)、NC(r=0.0.)、BCVA(r=0.)、NDPNS(r=0.)显著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结果来看,基于SS-OCT图像的晶状体核混浊分级结果与传统的LOCSⅢ方法及PNS一致性良好。
总结:
赵云娥教授这项研究评估了晶状体核浑浊分级的三种方法,验证了可信度与一致性:LOCSⅢ≈SS-OCT≈PNS。其中PNS有一定的限制,而SS-OCT以其快速成像、精准对焦、高穿透性及可重复性,将有一个更有前途的未来。以后评估晶状体核浑浊分级的方法将不再单一,小伙伴们,你们学会了么?
专家介绍赵云娥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专家会员。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医院、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儿童晶状体病。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及重点研发课题、省自然基金及重点研发项目、省部共建等课题,主持浙江省创新学科儿童晶状体病学。在IOVS、AJO、JCRS、OcularSurface、BJO及中华系列杂志等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
好文!必须点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