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路首发范丹花藏羚羊之眼的清澈与惊慌
2021-9-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程少为挂号多少钱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0921/8231870.html老德推荐
像范丹花一样地写诗吧
我曾不止一次说过:知识分子写作致命的缺点,就是二度元素太多,闻不到自己的气息。我不知道范丹花是不是知识分子,至少在我们几次有限的交往中,她从不会在酒桌上泛泛而谈,也不拿名人说事儿;总是坐在一旁像一个邻家小女孩一样的,听着酒桌上那些诗人滔滔不绝。但从她的这些诗歌中,我发现她的知识面很广,特别对于外国各类文学作品进行了许多深度的阅读。 从《静静的顿河》到《百年孤独》,从《包利法夫人》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种名著的重叠,各种人物的交差以及幅射,已让我们眼花缭乱,而尼釆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早已穿透艺术的范畴,试图从另一种哲学的高度,告诉人们,只有战胜自我,才能超越人世间的悲喜,渺杀那些被世俗侵泡过的文字。 我们肯定也有过这种体验,在大师的细节中,难以自拔,一旦抛下书本,投入现实,就不再相信虚构出来的真善美与价值观了。而范丹花不一样,她还痴迷于此,在每本书中注入了自己的感情,与众不同的是,她在不知不觉中早已超越,那些书中的男女主人翁对她来说,只是一个符号,只要她提笔,笔尖上流露出来的却是自己的生活与生命的体验,她对知识分子写作最大的嘲讽,就是一切为我所用,在不知不觉之中,让那些过去的人以自己的方式复活。 你看,在《包法利夫人:一首绝望的诗》作者似乎很轻描淡写地写道,当艾玛下葬的时候,两个她深爱着的男人都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对于这种人世间的冷漠,不但构成了原作者福楼拜的绝望,也更构成了无数读者内心的绝望。最后,当人们问起包法利夫人是谁?福楼拜深深地叹了口气:“包法利夫人就是我啊!”,诗歌到此,嗄然而止,让人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在《飘》中,作者更为直接干脆,以小说主人公斯嘉丽的身份,体验着人世间的爱情,幻想的、绝望的、易碎的,在经历了一场死亡之后,才发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我们也像斯嘉丽一样/一觉醒来感到十分快乐/却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源于/对枕边人的爱情。 而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种爱就变得复杂起来,波伏娃与萨特,特雷莎与托马斯,他们爱的那么浓烈,又爱得那么心疼,此刻的玫瑰与皮鞭交差运行,而当把他们的故事阅读完后,一场痛苦的爱,也就在作者心里告一段落。不知道米兰·昆德拉离开捷克之后,会不会像诗中描写的那么平和? 最后来说一下这首《蝴蝶之歌》吧!蝴蝶这种昆虫太神奇了,化蝶为蛹,化蛹为蝶,几乎是语言的一种幻象术;几乎每个诗人内心都飞舞着一只蝴蝶。范丹花这首《蝴蝶之歌》就是一只蝴蝶,甚至是用蝴蝶自带的声音与你对话。全诗共分12小节,六节蝴蝶飞来了,六节蝴蝶飞走了,在蝴蝶飞与来之间,把人世间的喜怒哀乐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范丹花的抒写方式,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蝴蝶飞来,一个被稀释的人/(在浓雾中出现)/对着你的耳朵,说了几句,都是/煽情的话/蔓藤攀爬到冬天,一只手递给你/木梯子/另一只延伸到冬天之外/”“蝴蝶飞走,像你一样/(在浓雾中出现)/无需惋惜,无疾而终的事物/太多了/就让它的声音陷入湍急的河流/让它/足够潮湿,像昆仑之水/流过隐秘的闪电。”这只可爱的蝴蝶,虽然弱不经风,但一展开美丽的翅膀,也要承受人世间的阳光与风雨,重逢与离别,兴奋与悲伤。 综上所述,范丹花的诗歌,有其不可替代的特点;首先,她是个特别能融汇贯通的诗人,境化的特别好,看似在述说别人的故事,其实是自己内心的写照。其次,她诗歌语言显得尤为成熟,打破了口语与书面语的界线,总是用自己的语气,平静地述说着所发生的一切。再其次,她是一个特别能把握心理尺度的人,从不一语道破。在你进入她设置的语言迷宫之后,你才会深深地感悟到,语言的善意与美好。 当然,在诗歌递进之中,她也有自己某些不足,一些解释性的语言,有时会穿插其间;显得自己下笔不是很肯定。 我还想告诉大家一点的是,范丹花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我向她约稿,她不停选择,把这些诗歌发过来之后,还犹豫不决,常常对某些词语抱有怀疑的态度,还在斟酌,还在探讨,还在改正。总之,这些文字就像她的孩子,希望落落大方,楚楚动人。不像我,有时候把诗歌当成了文字游戏与发泄的工具。 像范丹花一样的写诗吧!遵从自己的内心,相信自己的眼睛,不为市俗而低头,不为潮流而改道,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让诗歌成为与自己对话的一种工具。只有这样,只能这样,才无愧于自己的内心,才有当一个好诗人的可能。21.1.28范丹花
作 品
静静的顿河
我不能不温不火地爱着
即使已经走出了动荡的岁月
我还是为你领回了
一支属于爱情的悲歌
我不能像陌生人那样从你
灵魂的固堤无望地经过
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确定
下一刻
我有时会冷漠地想起
葛利高里自杀未遂的妻子
她美丽的脸庞那么模糊
声音那么微弱
让我不得不像她的男人一样
把念头转向另一个女人
那个叫阿克西妮娅的女人
她还在顿河边来来回回走动
她火热的眼睛一次次朝我看来
又折返回到大时代的洪流
跟随着那些小心翼翼不断做出选择
却终归避不开厄运的人们
但我也不能像阿克西妮娅
奢望到死
都还被所爱的人深深爱着。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一个人如何长期忠于
另一个人?波伏娃与萨特
特雷莎与托马斯
他们的爱情都从不同维度
给予了回答
但作为女人最可悲的还是
没有波伏娃的胸襟
却碰到特蕾莎一样的命运
我想起很久以前
和一个喜欢的男人分手后
我只是连续两晚通宵看完了
这本小说
然后就平静了
以至于后来再碰到类似境况
我总会回忆起那两个异样的夜晚:
许多光影簇动着交汇在一起
他们的头恍惚抬了抬,还好
没有一个长得像托马斯一样。
可可西里
一只藏羚羊
从荒原的深处向我奔来
我终于
看清:它的耳骨
如一朵温软的小花,轻轻
抖动
双眼通红,大概藏下了许多
失踪的头颅和血,它
诱导我,使我
看到满天星辰和大雪后的晶体
我很想问它,真的
有些事情,比活着更重要吗?
似乎
最初的同情转为吸引
我答应与它一起共赴无人之境
于是也飞奔起来
尽管我身上并没有猎人
所需之物,但
许多的枪口已经瞄准了我。
独角兽
似乎,是误入凡间,让它目空一切
当它
在森林出没,没有谁
听过它的声音,但它现身的子夜
百兽就能听到孤独的哀鸣
那时月光浅白
空灵的溪水从岩石中流出
它告别清幽的腹地
来到枯木与玄林之中穿梭,它
知道这样来来回回
有一天
腾空,螺旋角就会触碰到
遥远的星辰
玻璃
玻璃并不愿意十分透明
在它悲哀地成为玻璃之前
至少像你一样不愿
被人一览无余地就看到了纵深
正如它每次在风雨中袒露,得到的
回应或启示都不足以对抗
那份旷日持久的对于虚无的累积
它知道黎明之后
人类会再次找到它挣扎或碎裂的源头
它的神经,它脸庞的骨骺都已偏离
但还在思索
要如何才能像一束光那样
在黑夜的体内来去自如,为它
带来冷或热的补剂?
你开始迷恋并习惯这个思维
你开始越来越像它
并试图在它那若即若离的虚影中
找到所有卑微的稀释之所。
包法利夫人:一首绝望的诗
福楼拜应该是这个世界上
最残忍的作家
他写到艾玛下葬时
另外两个她深爱过的男人
她曾为之生
为之死的两个男人
都在睡大觉
但福楼拜又是多么善良
心软啊
据说他写到包法利夫人死了
自己却号啕大哭起来
后来有人追问他
谁才是包法利夫人时,他说
我就是包法利夫人啊。
包法利夫人:罗多尔夫
全书最精彩的地方就是
罗多尔夫写给艾玛的绝笔信
艾玛读到它后晕倒了
然后很长时间卧病不起
我在深夜看了两遍还是
拍案叫绝
一个教科书式的人物
他区别于唐璜
但心都像巴黎广场那样
寸草不生
对于这个情场老手,读完
全书却也并不生厌呢?
在这个世间,我们是如此
虚无地爱着啊
我仿佛
能理解我所看透的一切
包括一个男人
与生俱来的薄情。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他说的大抵是意志
与孤独的事
如何走上山去,如何上升
他说的也是岩浆与烈石的事
从内核处
引爆,成为一个超越自己的人
如此突出的
天才烂漫式的自负
通透的嘲讽
这些吸引我的特质,都是
我所缺失的
所以我都听进去了
尽管终其一生
我可能都很难做到像他一样
从人群中彻底走出来
并与一切喧嚣的事物
分道扬镳。
百年孤独
生命中有多少种不可获得?沿着
它们,你一直走,走向马孔多
在那里,你难过时也吃了不少泥土
坐在角落为自己缝制过寿衣
为情敌送去过衣食,为爱着的人
变大或者缩小
但无论你做了什么,没做什么
余生都只能躲进梅尔基亚德斯
昏暗的卧室
所幸那个荒芜的年代已经远去了
而眼下也没有可以研读的羊皮卷
一个人置身于黑暗还是会
产生那么多幻想,用也用不完——
只有在乌尔苏拉身上见识到的完美
才真的让你恐惧又厌倦
真怕这一百年魔咒,这无尽的等待
与告别,也会在你身上
重复推演。
春夏秋冬又一春
——兼致金基德
善与恶之间隔着一条河流
一条船在两岸摆渡,当它摇摆时
石头与绳索参与了其中
这有别于现实中的你
赐予了生命一个脆弱的比喻
当四季诠释着同一人,四种
意识也是同一意识的叠加,
影子的拖尾
向着更深意识转移的切片
正如片尾来参演的你
再次使用了石头和绳索
一步一步,把自己牵行至高处
回首这一生,这绵延的俯瞰还会
让你心惊嘛?佛前
或山下,空或满的河流,都统一于
这最后的仪式
我知道不管世人如何议论,如何
遗忘
你还是会认为
灵魂的返还是必不可少的。
听雪
已是雪后第二天,与友人
在山中步行
阳光正照在那些刚竹,芒,还有
蕨类植物叶片的残雪上
异常宁静
显然啊,这些植物还没有摆脱
雪夜的支配
那种暴动的温柔带来的眩晕
正在转化为:意志中最
干净的羽毛
但一阵“嗦嗦嗦…”的声音
打断了所有想象,抬头看到
陆续有积雪从很高处的竹叶间掉落
就是这个声音!听命于内心?
为了什么,吐下许多空幻,终于
还是不得不随一阵风坠下
我匆匆走开了,深怕它再落时
还是像伤口一样颤动。
枫叶
像是为了某种应答而来
轻与重,生机与腐朽在丛叶
统一,上升
到深秋,所有底色鲜艳的人
都会受到致命诱惑,仿佛
是只有经历那种阵痛,炼狱之后
才会向你奔来的
这之后又一定凋敝的叶子
在半路,在人群,在
僻静的山体就已经抱紧了
那片落红——
它们触摸过彼此的风暴,此刻
正把灵魂返还在一颗一颗树上
为了获得短暂垂爱或有限的
领悟
而匆匆活着。
飘
斯嘉丽用了漫长的岁月
去论证她最初的爱情
她为此做了很多傻事
直到梅兰死了
她朝思暮想的人变得
苍白无力
她才认清那份爱并不重要
她根本不在乎
长期以来
我总被斯嘉丽的思维模式
所吸引:无论遭遇了什么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明天一定
还有办法去解决所遇的问题
但很多时候
我们也像斯嘉丽一样
一觉醒来感到十分快乐
却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源于
对枕边人的爱情。
蝴蝶之歌
1
蝴蝶飞来,迅捷而沉稳
(但风把一切吹乱了)
只能悄无声息地
走进:蝴蝶的片段
你看它起飞,落位
如此从容,精准
吻合了所有思绪中的折痕。
2
蝴蝶飞来,带着隐身之术
(也许它根本没来。)
在你房间投下星光,又在另一个
地方熄灭
这个过程,秋天被再次引入,翅膀
更像复燃?代替你
断断续续经过一堆肋骨。
3
蝴蝶飞走
你清楚这些短而薄的时刻
(但风把一切吹乱了)
那些回音都是翅膀的心跳
在缝隙中隽永
这样也好,也许
你让大地变得坚硬是对的。
4
蝴蝶飞走,踪迹成谜
(也许它根本没来。)
它会飞越苍穹,飞到空宇
直到所有翅膀从碑文上消失
蝴蝶越飞越远,直到
生命隐含的启悟将它再次召回。
5
蝴蝶飞来,避开左手幻觉
(白云开始沉下去)
动作虚无,没有任何恶意
夜晚的海域向蝴蝶献出了汹涌
你从中听到涛声
日日夜夜搁浅的海岸。
6
蝴蝶飞来,带着能动性
(或者那只是脑中幻象)
无人察觉它的意志正在打开
另一扇大门,无人识别它
飞翔的密码,除了你
那么轻易就将它置身于
两种可能之间。
7
蝴蝶飞走,剩下荆棘
(白云开始沉下去)
阴影仍在他乡摇曳,穿越所有
原野
彼此照见:蝴蝶还是蝴蝶
真相中的真相
它们交汇但没有改变。
8
蝴蝶飞走,不禁嘘唏
(或者那只是脑中幻象)
庙堂的钟声响起,你听到几种
不同的发愿
然后才真的心死
——把爱空投到大地,正如
蝴蝶远去
最后一次穿过茫茫人间。
9
蝴蝶飞来,一个被稀释的人
(在浓雾中出现)
对着你的耳朵,说了几句,都是
煽情的话
蔓藤攀爬到冬天,一只手递给你
木梯子
另一只延伸到冬天之外
10
蝴蝶飞来,戴着铠甲
(寓言被重新讲述)
翅膀收拢,瞬间摔倒在地
它的头抬起,偏向正北
星子是那样遥远啊
双翼忽扇,你妄图推动
不存在的位置。
11
蝴蝶飞走,像你一样
(在浓雾中出现)
无需惋惜,无疾而终的事物
太多了
就让它的声音陷入湍急的河流
让它
足够潮湿,像昆仑之水
流过隐秘的闪电。
12
蝴蝶飞走,秩序井然
(寓言被重新讲述)
两种力量碰撞之后,变得
相似
蝴蝶一直在飞,一直飞
它会在真空中将大爱细化
或被永恒之理诠释。
沙马
那些回音,都是翅膀的心跳读完范丹花的诗歌,给我留下两个深刻的印象。一是她写得理性多于感性,二是有着丰富的阅读量,善于在事物与语言的细微之处,捕捉人生的感悟。
她一边在阅读中熟知关于人生、社会、物质、灵魂等交错的关系,一边子自身的现实里感受存在与理想的冲突。她一边写,一边想,一边想,一边写,仿佛“像昆仑之水/流过隐秘的闪电。”又好像“螺旋角就会触碰到/遥远的星辰”。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对事物的存在较为敏感的诗人,也是一位感受力较强的诗人。她诗歌的语言里弥漫着自身的气息。她从理想出发进入现实深处,触摸那些正在成长的,抑或还没有成型的事物,然后注入自身的生命体征。
坦率地说,在这一组诗中,我尤其喜欢最后一首《蝴蝶之歌》(组诗)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赋予了这个轻灵之物以丰富的、多维度的品性。在感性上给予它以不可替代的生命的韵律,在理性上深化了它存在的意义。无论是“蝴蝶飞来,避开左手幻觉,”或“那些回音都是翅膀的心跳……直到所有翅膀从碑文上消失”还是“无人识别它飞翔的密码,”其结局都会在(寓言被重新讲述)或被或被永恒之理诠释。
张建新
和生活保持一致性的写作 第一次读范丹花的诗,给我的印象是诗意绵密,是那种朝向内部的写作者。 从诗可以看出,范丹花在语言的磨练上应该是颇下过一些功夫,词语之间的咬合衔接紧密,技艺很纯熟。无论是写人、写物、写自然以及心境和精神,都拿捏自如,并能与自我形成呼应,在她和他(它)、以及他(它)们之间的重叠或差异中,诗就这么产生了,或者换句话说,她的诗是思考之诗,如她在诗中所言:“为了获得短暂垂爱或有限的/领悟/而匆匆活着”,如果说这是她生活的态度,那么,她的诗也和她的生活保持了一致性。
任意好
藏羚羊之眼的清澈与惊慌 范丹花的诗歌中无处不在的思辨容易给人带来一种知性的错觉。她强烈的诉说欲望似乎苦于天地间竟无足以倾诉的对象,因而她总借物抒情,诸如用一道河流,一片枫叶,一缕雪花、一头独角兽,一只蝴蝶,巧妙地向世界诉说她的希冀与迷惘,甚至直接躲进别人的故事中一遍遍地模拟自己,复活自己。另一方面,她又在文字中刻意平息心跳频率,极力减缓情感坡度,这让她的语气和语调时常出现非常规的变轨,呈现出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的克制(隐瞒?)状态,这种阅读直觉告诉我,与其说她一直在思辨,不如说她一直在清澈与混浊、执著与迷茫的矛盾中犹疑和挣扎。这种复杂的诗歌纹理和情感脉络,类似她的《可可西里》中那只藏羚羊与世界的关系:清澈的眼神一直朝向内心(或远处)的草原,但撞到的时常是早已瞄准的猎枪。范丹花让我感兴趣的不是她优秀的诗歌,而是她藏在诗歌里那双清澈的眼神和一份执念的坚守——哪怕有时犹疑,有时挣扎。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既无法抵抗虚无,又承载不动梦想。好的诗歌,要嘛向内,从胸口直探内心,深入灵魂;要嘛向外,一头扎进泥土和灰尘,与生活长相厮守。 老德说除沙马和建新外,其他编辑都忙于生计,无睱顾及诗歌闲事,竟然连续向我下达了三道金牌,命令我务必完成任务,我不敢抗拒,忐忑一番之后,索性临屏和素未谋面的诗人范丹花多共勉一句:当诗歌回归更真实、更果敢的人性时,才能散发出更迷人的气质,也才拥有更柔韧而蓬勃的生命去抚平忧伤,获得更多的安静和短暂的圆满。往期回顾
赶路首发
宇轩:在失落之处写诗
赶路首发
王林燕:大西北女人的心灵故事
赶路首发
卜鹿卜鹿:是心跳还是诗人的名字?
赶路首发‖蒋彩云:一台高清扫描器提供给世界的诗歌图像
赶路首发‖法清:貌似客观中喑藏思想的锋刃
赶路首发‖余怒诗歌三十年
赶路首发‖阿翔:你一定喜欢陌生的篝火
赶路推荐‖杀死一个海——衣米一诗歌十首
赶路首发‖我应该在胸口纹一只蝎子
赶路首发‖AAA的一首长诗和十首短诗
赶路首发‖我搭上了码头那艘黑色巨轮
赶路首发‖没有肉的国家杂志
徐小爱克斯‖没有靶子,箭也自由了
经典赏析‖诗人说诗人名家谈名家
赶路推荐‖任意好:迷人
赶路首发‖世界已繁荣到了满目疮痍
赶路首发‖津渡:培植小山似的孤独
赶路首发‖米绿意:我害怕失去一种能力
赶路首发‖沙马:不能把伟大分割成卑微
赶路首发‖大草丛中的“两颗炸弹”
赶路首发‖腾云:15个哈尼
陈坚盈‖单枪匹马放冷箭
赶路首发‖刘一君:美人都去哪儿了
赶路首发‖许梦熊:一颗仁心便是黑暗的解药
赶路首发‖水笔:中国病人
罗亮‖干净的人应该三番五次生病
赶路首发‖朵儿:我一直在赶路
任意好‖赶路诗群领袖的悲悯与傲慢
很多人,只有兽医才能诊治他的病
杜思尚:这辈子,就剩下一首诗了
黄沙子:我见过那么多人从不哭泣
陈陟云:我总想到天外的事物
如风: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窗口里看风景
赶路支持原创,谢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