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声医事得了白内障做好ldquo选

2020-9-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护士核酸采集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00626/7996166.html

“开点药,医生不做手术可不可以?”“手术是不是得等白内障‘熟透’了才能做?”“市面上人工晶体那么多,选最贵的就是最好的。”白内障对于很多中老年朋友来说再熟悉不过了,白内障常见于50岁以上人群,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是不折不扣的视力“杀手”。医院东院眼科副主任安明告诉记者,每次看门诊都有关于白内障手术的咨询,很多市民对该手术缺乏了解,认识上存在多个误区,针对白内障手术的困惑和误区比较集中的问题,安明为您答疑解惑。

选择人工晶体

不是越贵越好

不少患者认为,人工晶状体只要是贵的就一定是好的,进口的一定比国产的好,多焦点的一定比单焦点的好。这是不正确的。“在选择人工晶体时,首先需要进行眼部检查,根据眼睛情况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安明说,正常人的眼睛看远看近都清楚,是因为晶状体可随睫状肌的调节而变厚或变薄,灵活变动焦点,但植入的人工晶体不能这样调节。单焦点人工晶体,顾名思义,它只有单一清晰的焦点,植入后看远清楚,看近时需要配花镜;如果保留近视习惯,植入后看近清楚,那么看远时就需要配近视镜,远近不可兼得。

为接近正常眼的视力状态,术后达到脱镜的目的,现在不断推出了多焦点人工晶体,包括双焦点、三焦点和连续视程等型号。双焦点晶体在看近(阅读距离)和看远(5米以上)比较清晰,但是中等距离视力效果稍逊。三焦点和全程视力人工晶体可以让患者同时看清远、中、近,一次性解决白内障和老花等问题。

多焦晶体看似一劳永逸,但也不是人人适用。一方面,其价格比单焦点人工晶体贵了几倍有余,另一方面,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是有适应症的,术前要经过严格的多种生物学测量,个别患者术后可能有对比敏感度下降及眩光等不适,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所以高端晶体不是有钱就可以用的。“医生在手术设计时要考虑多种因素,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选择。”安明说。

此外,如果患者在白内障术前检查出有明显的角膜散光,植入普通的人工晶体,术后视物模糊甚至是扭曲的,需要佩戴散光眼镜矫正。选择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在治疗白内障的同时也矫正了散光,为患者提供了清晰的视力,无论是单焦点和多焦点人工晶体都有散光矫正型的。“总之,人工晶体的选择基于眼部条件,对视觉质量的追求,当然患者也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量力而行。”安明说。

人工晶体由完全透明的材料制成,与人工关节或心脏瓣膜不同,它没有随时间推移而磨损的部件,通常也不会混浊,是永久性使用的。

60岁以上老人

八成会得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是指眼内的晶状体混浊,是晶状体老化的问题,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安明介绍,有些人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可能跟遗传有关,也可能是因为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病毒引起,所以怀孕期间避免感冒非常重要。

顾名思义,老年性白内障与年龄相关,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80%会得白内障,到70岁可能达到90%,到80岁这个比例会更高。白内障的发病因素与环境有关,高海拔和低纬度地区紫外线非常强烈,人们得白内障可能性较大。由于血糖升高,导致山梨醇在晶状体内大量积聚,造成晶状体内渗透压增高,吸收水分,导致晶状体的浑浊,因此糖尿病患者也非常容易发生白内障。

怎么知道自己患上白内障呢?安明介绍,白内障的典型症状是视力逐渐下降、眼前有云雾感,甚至出现重影等,市民如果看东西怕光,在屋里看得比较清楚,在阳光下看东西不清楚,或者以前老花眼看近处不清楚,突然发现看近也看得清楚,这就是白内障晶体混浊的表现,还有看东西颜色变暗或者出现光晕的现象,也可能是白内障造成的。当出现以上症医院检查,医生会根据情况诊断和治疗。

治疗白内障

别等“熟透”再手术

“无论症状如何,白内障严重到一定程度,都会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最终需要做白内障手术。”安明说,有人说白内障要等到“熟透”了,也就是完全看不见了才能手术,这其实是已经过时的老观念了。过去,眼科医生做的是大切口晶体囊外摘除术,白内障“熟透”了有利于手术操作。如今,已进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替代的是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无需缝合,手术时间短,术后视力恢复快,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等到成熟期再做手术,反而增加了手术风险。

当然,得了白内障并不意味着立即需要手术。早期白内障并不会影响视力,往往是查体时发现的。那什么时候需要进行白内障手术呢?安明介绍,一般来说,白内障手术的指征是矫正视力低于0.5,影响到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了就可以手术。“视力并不是进行白内障手术的金标准,有些患者合并浅前房,存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风险,以及有驾车和精细工作需求的患者,医生也会建议早做手术。”安明说。

非球面人工晶体

成像效果更优

安明介绍,针对白内障,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唯一的方法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再植入一个透明的人工晶状体。在手术过程中,人工晶状体的选择十分重要,如果度数或者种类选择不合理,容易造成术后视觉质量不高。目前,人工晶体种类繁多,大体上可以分为球面人工晶体和非球面人工晶体,非球面人工晶体又有单焦点人工晶体和多焦点、散光型等功能性人工晶体,患者该如何选择呢?

安明介绍,人工晶体一开始设计时都是球面的,随着技术更新换代,才过渡到非球面。球面镜由于轴心部位和周边部位折射的光稍有偏差,成像质量较差,这种缺陷在暗夜里,人的瞳孔散大后更为明显,甚至会出现眩光、视力下降等情况,当然价格比较低。相比之下,非球面与人体本身的晶体结构更接近,视觉成像效果更优。“球面人工晶体的成像效果就像老式电视机一样,周边图像模糊变形,而非球面人工晶体像现代的液晶电视一样,从标清跨入了高清时代。”安明介绍,现在球面晶体多在经济落后地区使用,多数免费手术也是使用球面晶体,城市中越来越少用了。

慢病患者

也能做白内障手术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可以做白内障手术吗?这是困惑很多白内障患者的一个问题,安明在工作中,也常常能遇到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甚至是肾衰竭等疾病的患者,因为听信了“得了糖尿病不能做手术”的谣言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甚至合并严重的眼底并发症,失去重见光明的机会,令人非常痛心。安明说,事实上,得了以上慢病,更应该尽早到眼科就诊,密切随访,一旦出现眼部并发症可以早期治疗,以保持有效的视功能,避免严重的后果。对于患糖尿病、高血压甚至肾衰竭的白内障患者,医生在术前评估时,既要考虑眼局部情况,也要顾及患者的全身状况,必要时会请多学科会诊,共同为手术保驾护航。手术前将患者的血糖、血压以及心功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手术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必要时还可以请内科或麻醉科医生配合,医院眼科的优势所在。

预防糖尿病眼病

控制血糖是关键

我国是糖尿病的高发国家,约有1.亿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5到10年,就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患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并发症将出现更早,发展更快,预后也会更差。如果再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其破坏力将是1+12的结果。糖尿病不仅有视网膜的并发症,还会造成干眼症、糖尿病角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视神经病变、眼外肌麻痹以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几乎涉及眼球的每一个部位。

一旦发现糖尿病,患者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建立眼科档案,早期患者一般每年检查一次,保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针对眼部并发症的治疗,一定要建立在良好的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的基础上,否则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

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白内障、眼底出血等并不少见,有时病人感觉视力还好,其实病变已到晚期,安明常提醒患者,糖尿病的眼、肾等并发症从无到有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旦出现,从早期发展到晚期,可能仅需几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切勿因为自己没有症状而掉以轻心。很多患者会在手术前积极控制血糖等指标,一旦手术成功,就放松了警惕,这正是手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内容/来源于青岛早报

校对排版/文化宣传部叶梓任静

往期精选

◆思变·

用活平台思维,助力青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再破高龄记录!97岁急性心肌梗死老人在我院成功获救今天顺利出院

◆我院完成首例达芬奇机器人复杂半肝切除术

◆88岁老人下肢血管长段堵塞,微创介入化险为夷

◆“英雄”是怎样炼成的?跟随战疫日记走进抗疫一线

来都来了点个赞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epw.com/jbzd/11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