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手术
2020-9-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0822/4242623.html
万灵
医院
眼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
成都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
四川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
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视觉产业专委会常委
四川省眼科质控中心秘书
四川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手术
病史摘要
施某,女,56岁,因“1-月前无明显诱因左眼视力下降”就诊。
既往患2型糖尿病10+年,高血压2+年,先血糖血压控制平稳。5+月前曾因“右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右眼PHACO+IOL术+玻璃体切除术”。
眼科检查:
日期
OD
OS
BCVA
0.15(-0.50DS/-0.75DC
×°)
0.08矫无助
前节
人工晶体位正
晶体混浊
眼底
可见片状出血,周边网膜散在激光斑
玻璃体腔混浊、积血,眼底无法看清
眼压
18.5mmhg
17.9mmhg
内皮细胞
个/mm2
个/mm2
左眼前节
左眼B超
左眼黄斑OCT
左眼眼底照相
诊断:
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左眼玻璃体积血,左眼白内障,右眼玻切术后,右眼人工晶体眼,2型糖尿病,高血压。
手术经过:
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择期于年4月24日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眼PHACO+IOL+玻璃体切除术(+剥膜+光凝+电凝)”。术中先做23G巩膜三通道,后选择透明角膜切口入前房,行超声乳化摘除除白内障,吸除皮质后粘弹剂支撑前房,而后行23G后入路玻璃体切除+剥膜+光凝+电凝术,最后植入一片式疏水性丙烯酸酯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体(TecnisZCBOO),最后撤除巩膜三通道后术毕,手术过程顺利。
左眼IOLMASTER,TecnisZCBOO+25.0D,目标屈光度-0.18
23G三通道建立后行PHACO
术后第一天:
VOS0.15矫无助,角膜主切口水肿,其余部位无明显水肿,前房深度正常,瞳孔直径约3mm,IOL位正。眼底网膜平伏,可见激光光斑,眼压15mmhg。
随访至今视力、眼压、眼底情况稳定。
术后第一天前节照相
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眼部疾患,二者合并出现更是临床常见问题。一方面,白内障的存在会导致视力下降,且随着其加重会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另一方面,白内障手术又存在进一步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因此,因综合考虑两者情况,恰当选择白内障和眼底治疗时机。
该例手术患者有玻切手术指征,虽然白内障不算严重,但对眼底操作造成影响,故行白内障手术联合眼底手术。但当PHACO和玻切联合时,一般先做好后入路通道,这样做的好处是:1.便于维持眼压,避免PHACO做完后眼压低巩膜通道难入的情况;2.由于视网膜脱离、水眼等造成低眼压时,PHACO难度和风险加大,先做好后入路可先用灌注维持眼压,便于实施PHACO;3.由于硅油眼、恶性青光眼等造成高眼压时,PHACO难度和风险也加大,先做好后入路可便于玻璃体腔内容物从入口溢出,降低眼压,便于实施PHACO。
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人工晶状体选择方面建议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慎重使用多焦点。目标屈光一般为足矫,尽量满足患者基本视觉需求,当然视另眼情况及患者需求会有个体化差异。由于糖尿病患者本身后发障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建议选择疏水性丙烯酸酯材质,可降低后发障的发生率。
该例患者手术过程为后入路三通道-PHACO-玻切-IOL植入,给予了一片式疏水性丙烯酸酯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体,整个手术过程顺利,眼压维持稳定,术后第一天视力0.15,患者已非常满意。
1.本在线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2.本在线分享所载的信息、评论和其他内容均无意代替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医学判断并且亦无意作为可以信赖的建议,作为本在线分享的观众/听众您应该通过您自己的专业判断来评估本在线分享所提供的所有信息或咨询其他专业人士并查阅其他参考资料;3.(若适用请添加)本在线分享的观点或链接到的任何第三方的全部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由分享人自行负责。本在线平台以及强生公司不对其中包含或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4.对于任何因使用本在线分享内容而可能遭致的意外、疏忽、侵权及其造成的损失,本在线分享平台及强生公司(or眼力健公司)对其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5.本在线分享的内容禁止转载、拍照、下载、传播。
更多精彩案例,请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