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科普讲辐射
2021-8-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啊 http://m.39.net/disease/a_5416230.html今天给大家说说辐射的问题,为什么会选这个话题来给大家分享呢,因为前几天呀,遇到一件事情,说我们单位的一个小大夫,上班没有在家,他家小孩,也就三两岁的样子吧,因为咳嗽流鼻涕,就被医院去看病,然后呢,就拍了一张胸片,看了看也没太大事情,开了药就回家了,小孩也没有什么不正常,医院很常见,但是那个大夫是有心人,就来我科咨询,问到拍张胸片对小孩有没有影响,会出现什么问题等等?
在现在信息大爆发的时代,各种网络信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原来看不到的东西,看不到的图片现在均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然后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目的,或添油加醋,或断章起义,混淆视听,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而原来作者的真实目的已无从考证了,或者说原来数据的真实性已经被后来的观点所扭曲掩盖。打开互联网,用百度搜索“辐射”这两个字,就有一亿条信息,在淘宝上搜索“防辐射”,就有超过页的商品介绍。
可见人们对辐射是多么的关心,商家对抗辐射是多么的热心,那么辐射到底是什么东西,它真有江湖传闻的那样可怕吗?今天我会对辐射来给大家做一个深入的讲解。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辐射。辐射指的是由场源出的电磁能量中一部分脱离场源向远处传播,而后再返回场源的现象,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如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扩散。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能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被称为辐射。辐射之能量从辐射源向外所有方向直线放射。
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辐射按伦琴/小时(R)计算。辐射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是"对等的"。不论物体(气体)温度高低都向外辐射,甲物体可以向乙物体辐射,同时乙也可向甲辐射。一般普遍将这个名词用在电离辐射。辐射本身是中性词,但某些物质的辐射可能会带来危害。
从官方定义辐射可以看出,辐射无处不在,辐射呢,不过是能量的传播而已,你怎么防,防不胜防,你把自己冰冻在绝对零度吗(摄氏温标零下.15摄氏度)?显然这是很不现实的的问题,所以与其极端的去防辐射,还不如了解辐射的本质,去科学的看待辐射,避免有害的辐射的发生。辐射的分类辐射大致可以分为非电离辐射及电离辐射两类。一般来说,非电离辐射(例如光线及无线电波)的能量较低,不足以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反,电离辐射(例如α粒子及β粒子)有足够的能量使原子中的电子游离而生成带电离子。这个电离过程通常会引致生物组织生成化学变化,因而对生物构成伤害。一般所指可引起伤害的辐射,就是电离辐射。一、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包括低能量的电磁辐射。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有紫外线、光线、红外线、微波及无线电波等。它们的能量不高,只会令物质内的粒子震动,温度上升。
事实上,非电离辐射在我们的生活中已被广泛应用。例如我们煮食用的微波炉及通讯用的无线电波等。
我们要小心紫外线,虽然它不是电离辐射,但从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亦足够灼伤皮肤。在云量较少的日子,我们应该加强防晒措施,避免被太阳的紫外线灼伤。
非电离辐射亦包括超声波。超声波是很高频率的声波。超声波可以形成超声波图象,作为诊断疾病之用。
辐射一览表我从网上找到了一个视频,可以更清楚的给大家讲解关于辐射对大家的影响。请看从这部短片来看,非电离辐射其实对人的的伤害并不是很大,或者说如果剂量不大,根本对人体没有什么影响,其实我们现在应用于医疗治疗上的一些仪器,比如说超短波治疗仪,激光治疗仪,红外治疗仪,等等,已经用于临床治疗的各个方面,这些都是应用非电离辐射的一些特性,来进行人体治疗,来改善人体功能的。非电离辐射无处不在,正确的应用可以使人类得到很多的帮助。
二、电离辐射从上表中可以看到有两种,一种是离子辐射,包括高速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一种是高能电磁波,X射线、γ射线。其实让人们恐惧的辐射类型就是这种电离辐射,在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中,如防护措施不当,违反操作规程,人体受照射的剂量超过一定限度,则会发生有害作用。在电辐射作用下,机体的反应程度取决于电离辐射的种类、剂量、照射条件及机体的敏感性。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它是机体的全身性反应,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均发生病理改变,但其中以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改变最为明显。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可分为急性放射损伤和慢性放射性损伤。短时间内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可引起机体的急性损伤,平时见于核事故和放射治疗病人。而较长时间内分散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如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生育力受损等。另外,辐射还可以致癌和引起胎儿的死亡和畸形。最典型的案例远有二战末期日本的核爆炸,迫使日本投降,近的有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造成大面积的污染和生物的变异。下面几幅图片是核辐射引起的反应:变异的茄子变异的草莓切尔贝利核电站事故后的小孩核辐射后引起的全身大面积的损伤电离辐射主要效应有两种:
一种是直接大剂量照死或者照伤叫做确定性效应。这种辐射病和受照剂量直接相关,剂量越大病越严重,一般认为在1Gy左右的照射会出现急性放射病,5Gy以上的照射基本上“嗝屁”,也就是说只是时间问题了。但是好在这种大剂量照射一般只有几种情况,一个是放疗故意照的,一个就是事故,再有就是被原子弹炸了这个我们不提。放疗情况我们姑且不论,事故中能被照1Gy以上的机会实在不多,单次核事故当中被照死的最多案例就是切尔诺贝利事故了,一共死了三十几号人,多数是消防员,和煤矿事故比起来简直弱爆了。我们国家也有事故,但多数都是丢了个放射源,被路人捡回家,藏起来,结果谁捡谁倒霉。要是你和你的邻居都没有捡东西回家的习惯,而且你也没有接受放疗的话,恭喜你,急性放射病和你基本上没关系了。然后就是致癌和遗传效应了,专业叫做随机性效应。辐射致癌,癌症本身的严重程度和剂量没有关系,但癌症的发生概率和受到的剂量成正比。这就像是抽彩票,有人照了很多,没得,有人没怎么照,得了。完全是运气,没中着就恭喜你,要是照得多中招概率就大,多少算多呢?国家有标准GB,基本来讲就是公众1mSv,工作人员20mSv。换算成大家喜闻乐见的CT剂量,差不多一次CT大约是工作人员限制的1~2倍,公众的30~40倍。所以说,如果你家附近有一个涉及到核的项目,这个项目正确完成了所有评价程序的话可以保证对你的影响的极限值大概相当于一辈子多照了1~2次CT。当然,这都是极限值,实际会更低。所以说什么致癌啊、畸形啊,最好还是先看看其他因素吧,比如说你的饮食习惯,你的喝酒习惯,你的家族基因等等。那么现在我们回到题头的问题,正常照射剂量每年是多少呢?当身体不适时,医生经常要求我们做一些X射线的检查,目前,虽然人们对辐射有一些了解,但大多数人并不是很清楚做一次检查的辐射剂量,甚至一些临床大夫对这些也只是一个大概的了解,就是说只知道射线辐射有害,照射多了会出毛病,但是问起具体的计量是多少,大家也都说的不是很清楚,好在国家早就经过试验和统计学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我们参照标准,就不会盲目的排斥医源性的照射了。下面摘录的是《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上的一些数据。射线辐射量参考值:胸透一次大约1.1mSv胸片一次剂量0.2mSv头颅CT2mSv胸部CT8mSv腹部CT10mSv骨盆CT10mSv公众年剂量限值1mSv乘坐飞机20小时的剂量0.1mSv每天吸20支烟年0.5-2mSv地铁安检乘客每年可能接受剂量0.01mSv辐射照射有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只有确定性效应有阈值,严重程度取决于剂量多少,随机性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剂量有关,严重程度和剂量无关。也就是说单次照射即使受照的剂量大,也不一定导出问题,具有随机性。<0.25Gy:不明显和不易觉察的病变可恢复的机能变化。0.25Gy以上可能产生不同机能变化Gy和mSv是不同的剂量单位,具体的解释见描述,大概说来差0量级人体不同组织或器官对辐射的敏感度是不同的,射线对人体作用时,有三种生化指标可能会发生变化:白血球、血小板、染色体。单次照射剂量的确定性症状,单位(Gy)(1)皮肤:红斑(X、γ)5~8暂时性脱发3~5永久性脱毛7(2)造血:2-3受照者50%死亡(3)眼睛:晶体混浊(X射线)2白内障(%)7.5白内障(随访35年)5(4)睾丸:暂时性不育0.15永久性不育3(5)卵巢:2.5-6不育另外,针对儿童和孕妇的诊疗有区别于普通成人的标准。由于少年儿童对放射线较为敏感,年卫生部发布的《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不得将核素显影检查和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孕妇禁止接受放射线检查。因为受孕0-9天,接受0.1GY(戈瑞)放射线剂量可致胚胎死亡;受孕9-42天,接受0.1GY(戈瑞)放射线剂量可致胎儿畸形;受孕8-15周,1Sv(西弗)放射线剂量可诱发40%智力低下;受孕16-25周,1Sv放射线剂量可诱发10%智力低下;出生前受照1Sv放射线剂量2.8%诱发癌变。单位换算:吸收剂量:1Gy(戈瑞)=1J(焦耳)/kg,每1千克受照物质吸收1焦耳核辐射能时,其核辐射剂量称为1戈瑞。当量剂量:1Sv(希沃特)=吸收剂量×权重系数,通常用于辐射防护中,X射线我们通常把权重系数设为1,通常我们说有效剂量是指对全身器官的当量剂量取的平均值。补充:在整理这份资料时,查到的拍X光胸片和做CT的剂量说法不一,因此特别咨询了专家,专家给的答复如下:辐射剂量是个概数,不同的资料来源可能会不一样,关键是要注明出处。不同档次的CT,因为探测器技术差异所需辐射剂量也是不同的。很多人最关心的就是自己什么时候被辐射了,既然有人诚心诚意地问了,我就大慈大悲地告诉你,你随时随地都在被辐射。天然辐射无处不在,主要来源是宇宙和地球,所以说别想逃。来源于宇宙的是各种宇宙射线,因为宇宙是个超大核反应炉,射线又多又硬(能量高)。好在这些射线被地球的大气层削弱了,所以到达地面的并不很多。所以说你觉得往地下很安全么,你错了,地球上有铀钍镭钾四大放射性核素,充斥在你吃喝的各种东西里。不吃不喝能防辐射么,呵呵,Tosimple,naive简单又不失天真。隆重推出天然放射性第一杀手——氡。氡有什么了不起呢,望字就知道这老兄是气体,也就是呼吸进入。想带个防毒面具?别人是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化学惰性,穿透力超强,防毒面具啥的跟没有一样,轻轻松松穿透。进到肺里大喊一声,太好啦,周围都是细胞,不用瞄准啦,然后衰变。衰变出来的东西全是固体,所以一半都会留在你肺里继续衰变,直到衰变到稳定为止。是不是很恶劣,不愧是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大肺癌因素。氡及其子体一项就占了天然辐射的半壁江山。那天然辐射到底有多少呢,大概在3mSv左右。关于氡气致癌的报道也是屡见不鲜,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