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怎么成了眼睛杀手

2025/7/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天气寒冷,很多人家里都用上了“浴霸”,可浴霸光伤眼的报道,却让许多新手爸妈淡定不起来。如平时一样,陕西一位妈妈先打开浴霸,调好水温,然后抱着宝宝进浴室洗澡。她注意到,孩子对明晃晃的浴霸光特别感兴趣,总是盯着看。“太亮了,宝宝别看。”她呵斥了一下,却没有太当回事,两个月后的结果让她后悔不迭——宝宝竟然失明了。

新闻中的浴霸致盲虽是极端个例,但是长时间家电使用不当和接触光线时疏忽大意,确实会危害健康。如何避免呢?

心灵之窗很脆弱

我们常用心灵的窗户来形容眼睛,眼球的生理构造也好似玻璃窗户,清澈透光却脆弱。除了物理撞击、化学性灼伤之外,用眼不当,光线也可以成为眼睛的杀手。

生活中常见光分为可见光、紫外光和红外光等,能被人眼看到的光叫做可见光,波长范围为~纳米,波长不在这个范围的有紫外光和红外光等。

考量光线对人体的损伤,关键在于是否被组织吸收,光线对眼睛的损害作用主要通过热效应和光化学反应产生。红外光具有热效应,可使组织温度升高,引起热损伤;若是可见光和紫外光,除了有少许热效应,更多的是由光化学反应致损。且看一下眼睛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角膜、房水和玻璃体。这道防线对可见光、紫外光和红外光的吸收极其微弱,一般不会被这三者所伤。但若遭遇激光的持续照射,还是会被“秒杀”。因为普通光源是向四面八方发光,而激光是让发射的光朝一个方向传播,能量集中,所以可严重伤及组织。

第二道防线:晶状体。晶状体的光线吸收能力与年龄密切相关。我们常用“清澈如水”和“老眼混浊”来分别形容小孩子和老年人的眼睛,其实指的就是晶状体。10岁以下儿童的晶状体对可见光缺乏吸收能力,2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大约70%~80%的短波谱线可见光能够穿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2~10岁年龄段,依然有60%~70%可以透过。此后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内发生了一系列解剖学和组织学变化,颜色加深,逐渐变得浑浊,吸收能力增强。

尽管晶状体具有一定的抗光损伤能力,但因紫外光和红外光通常被其吸收,风险不可小觑。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环境中,可导致晶状体硬化与钙化,并促使蛋白变性,日积月累容易引发白内障等病变。另外,电焊时产生的电弧光,含有大量肉眼看不见的紫外光和红外光,对晶状体的损害很大。

第三道防线:视网膜。视网膜聚集了大量的感光细胞和神经组织,是眼睛中最重要也是最脆弱的部分。因此,说它是第三道防线,不如说是底线更为恰当。前面两道防线的直接放行,让部分可见光接触到视网膜,视网膜有较强的光线吸收能力,在可见光加速视网膜黄斑区细胞氧化的同时,过量照射甚至会损伤细胞组织。

蓝光,无所不在的陷阱

蓝光是一种高能量的可见光,波长在~纳米之间,为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光线,且占据了大部分,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使得其可能成为眼睛最大的敌人。婴幼儿时期是最容易受到蓝光伤害的阶段,鉴于蓝光的危险,医院进行蓝光辐照治疗时,都会使用黑色眼罩遮挡加以保护。

蓝光充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只是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epw.com/jbby/15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