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多糖贮积症型临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2022-7-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01概述黏多糖贮积症
黏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MPS)是一组由于水解黏多糖酶的基因缺陷,导致体内的酶减少或活性缺乏造成酸性黏多糖(又称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无法完全分解,长期堆积在细胞的溶酶体(lysosome)内而导致的溶酶体贮积病。
正常人体内都含有黏多糖,是由特殊蛋白质和多糖类组合而成的大分子物质,目前至少有六种以上的异构物,常见为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sulfate,CS),硫酸皮肤素(dermatansulfate,DS)、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sulfate,HS)、硫酸角质素(keratansulfate,KS)以及透明体(hyaluronan)等。
根据缺陷酶的不同,黏多糖贮积症可分为7种亚型,除MPS为X连锁隐性遗传外,其余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由于异常黏多糖分子的堆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患病者刚出生时并无明显异样,随着时间逐渐蓄积在体内的黏多糖,会开始损及患儿的外貌造成面容毛发粗糙、内脏器官(腹部突出、脐疝)、骨骼关节(脊椎变形、手指弯曲、僵硬呈爪状手、颈椎不稳定)、角膜混浊的视力、听力障碍等现象,部分严重亚型可造成发展迟缓、智力受损。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
有些患儿呼吸道变形狭窄,同时分泌物量多且稠,因此当并发支气管炎或肺炎时容易导致呼吸衰竭,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在我国和其他东亚地区,MPSⅡ型是MPS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MPS的一半。随着检测技术进步,经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相关专家多次讨论,并结合我国现阶段临床经验,制定本共识。
02临床表型MPSⅡ型患儿出生时与一般儿童外观无太大差异[1],随年龄增长,蓄积的黏多糖使症状逐渐明显。由于粘多糖是全身各处皆会分布的,因此临床表现为多系统受累,如出现典型特殊面容(如皮肤毛发粗糙、巨舌)、骨骼、关节、韧带异常造成身材矮小与爪状手、肝脾肿大、呼吸道结构异常且分泌物多、心脏瓣膜受损、眼部晶体混浊、听力异常等器官受累的症状,症状进行性加重,有些亚型甚至可严重致伤、致残[2]。
根据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MPSⅡ型可分为重型和轻型。
++重型发病早,多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患儿存在认知障碍和重度行为障碍,智力落后较为严重。症状进展较快,患儿可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常在青少年时期因神经系统退化和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一般难以存活到成年。
轻型起病较晚,临床症状较轻,主要以面容皮肤毛发、骨骼改变为主,一般少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患儿具有正常认知和智力发育。进展较为缓慢,可存活到50岁以上[3?5]。
++03诊断本病诊断需结合临床体查、影像学检查(包括骨骼X线片检查、CT、MRI、腹部B超、超声心动图等)、尿糖胺聚糖检测、IDS酶活性检测、IDS基因变异检测等。
尿糖胺聚糖检测定量检测主要是采用二甲基亚甲蓝方法(dimethylmethyleneblue),年龄的因素会影响到检测数值的高低;
★★年龄小于2岁者其尿液肌酐酸浓度偏低,所测得的结果相对偏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下降,患者其尿液GAG检测值会增加,因此尿糖胺聚糖检测定量检测可作为初步诊断的参考。
尿糖胺聚糖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D-EP)是利用固定强度之电流使糖胺聚糖体结构之成分分离,依据糖胺聚糖组成成分的图谱以判定是否为黏多糖贮积症。
IDS酶活性检测是诊断MPSⅡ型的金标准,然而IDS基因变异检测亦是诊断MPSⅡ型患儿及判断携带者的重要依据。人类基因变异数据库中已报道IDS基因变异超过种,以点突变为主,其他包括剪切位点变异、小片段或大片段的插入、缺失及真假基因重组等[1]。IDS基因外显子9的变异位点相对较多,基因型与表型具有一定相关性[6?7]。外显子9的p.AT/G变异是我国患儿的热点变异,常与重型相关;p.RX和p.GG变异常与MPSⅡ轻型相关[6-8]。真假基因重组亦是我国患儿的常见变异,发生频率约为15%,与重型相关。
04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MPSⅡ型基本目标,并需坚持进行长期规范治疗。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患儿预后、延缓疾病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针对MPSⅡ型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酶替代治疗(enzymereplacementtherapy,ERT)和非特异性对症治疗,还有基因治疗等新型新的药物或治疗策略在进行临床试验或研发中,有望为MPSⅡ型患儿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1-2]。
05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MPSⅡ型是X连锁隐性遗传病,严重可致残、致死,女性携带者生育患病男性风险为50%。建议对所有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遗传咨询,并对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诊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减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参考文献[1]D′AvanzoF,RigonL,ZanettiA,etal.MucopolysaccharidosistypeⅡ:onehundredyearsofresearch,diagnosis,andtreatment[J].IntJMolSci,,21(4).DOI:10./ijms2104.
[2]ScarpaM,AlmássyZ,BeckM,etal.MucopolysaccharidosistypeⅡ:European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