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超声乳化手术的基本步骤
2021-12-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来源:白内障与人工晶体
超声乳化手术的基本步骤1.麻醉白内障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包括球后麻醉、球周麻醉、表面麻醉、表面麻醉联合前房内麻醉。
2.切口
(1)主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常规主切口位置在上方11点方位,特殊情况时,例如需要避开青光眼术后的功能性滤过泡,或既往手术的瘢痕区,则要选择其他位置。
切口的类型可分为:
1)巩膜隧道切口(见图6-2-42):巩膜切口的外切口位于角膜缘后2mm左右,内切口位于角膜缘内1mm。切口远离角膜,手术所致散光较小,但易出血,术中操作难度较大,愈合所需时间长。
2)角巩膜缘隧道切口:角巩膜切口位于角巩膜缘区域内,又可以分为前缘部切口、中缘部切口、后缘部切口。其切口暴露较好,组织损伤小,愈合较快,可以方便切口的扩大以及术式的更改。
3)透明角膜隧道切口:透明角膜切口位于透明角膜组织内。其术野暴露好,制作简单,眼内器械活动度好,愈合快,但术源性角膜散光较前两种切口略大。
(2)侧切口:侧切口位于3点方位透明角膜区域,用15°侧切刀制作,宽约1.2~1.8mm,不宜过长,以利于辅助器械的活动。
3.连续环形撕囊4.水分离和水分层
(1)水分离:是指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将液体自囊膜下注入,利用液体的波动扩散作用,使晶状体皮质自囊膜分离。
步骤:连有平衡液的平针头自囊膜开口水平方向进入,尽量紧贴囊膜;保持这种状态向前送至近赤道部;轻轻注入平衡液,可以看到有液体自后囊膜下通过,晶状体向前隆起。
要点:手法轻,注入慢,压切口后唇,保证平衡液的流出道通畅,避免囊袋阻滞综合征的出现。
(2)水分层:是指利用平衡液的冲击力将致密的品状体核与核上皮质分开。
步骤:连有平衡液的钝针头自囊膜开口水平偏下方向插入皮质;保持这种状态向前送至近晶状体核部;略加压注入平衡液,可以看到有液体沿内核和核上皮质间隙扩散,晶状体核与皮质分离。通过显微镜可以看到“金环”的出现。
5.超声乳化晶状体核的超声乳化法:
分而治之:先利用超声乳化头及劈核钩相互配合将晶状体分成若干小块,再依次将其乳化吸出。手术过程在囊袋内完成。包括四个步骤:深雕刻或刻槽、核后板和核束带分离、核残翼分离、旋转定位乳化吸除。
原位碎核:操作步骤:①在12点到6点方位作一贯通雕刻,槽宽度应达到1.5至2个超乳头直径,深度应超过内核平面;②辅助器械和超乳头旋转晶状体核90度;③十字交叉刻槽完成后,以辅助器械和超乳头分别抵于远端槽底的两侧壁,轻轻向相反方向用力,将品状体核劈开;④将品状体核旋转90度,相同方法劈核;⑤使用超乳头吸住1/4核,拉向中心区乳化吸除,依次而为。
拦截劈裂:操作步骤:①吸除浅表皮质,利用高负压将超乳头深埋中心部的晶状体核部将晶状体核抓牢;②以劈核钩自6点位向12点位方向用力,与超乳头呈切线方向作用,将晶状体核劈成两半。③旋转晶状体核,使用同样方法将晶状体核分成若干小块并乳化吸除。
预劈核:指利用特殊器械,预先沿晶状体纤维排列方向,将其分成若干小块,然后逐一将其乳化吸除。操作步骤:①将预劈核器伸入前房,倾斜角度刺入晶状体内;②随着预劈核器的开闭,将晶状体一分为二;③旋转晶状体90度,采用同样方法对上下方晶状体行预劈核;④逐一将晶状体核块乳化吸除。
6.注吸皮质注吸皮质的方法主要包括:
1)“剥葱皮”技术:利用注吸手柄按象限将皮质缓慢拉到中央吸除,就像剥葱皮。
2)前后囊膜的抛光:抛光的目的是清除残余皮质及囊膜下晶状体上皮细胞,减少术后囊膜混浊的发生。前囊膜抛光利用注吸头,低负压操作,若发生前囊膜撕裂时则不应进行。后囊膜抛光利用注吸头或黏弹剂钝针头,低负压操作。3)Minil/A的应用:Minil/A由三部分组成:注吸头、橡胶管和注射器。弯形注吸头顶部是盲端,在距头端1mm处有一侧孔用于吸住和拉出皮质。橡胶管用于连接注吸头和注射器,通过推拉注射器活塞达到吸住和吐出皮质的目的。具有体积小、灵活、可控性好及前房稳定等优点。在手术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三种用途:①吸除切口下残余皮质及抛光此处和周围囊膜下的晶状体上皮细胞;②瞳孔下清除皮质,避免误吸囊膜造成囊膜破裂或吸住虹膜;③囊膜破裂时清除皮质,不会对玻璃体产生牵拉,在黏弹剂的辅助下把剩余皮质抽吸到中央,一次性把皮质注吸干净。
7.植入人工晶状体
8.人工晶状体调位
9.清除人工晶状体后方的黏弹剂10.清除人工晶状体前方及前房内的黏弹剂
11.切口闭合“水化角膜”(技术的应用
现代白内障手术的切口多数为隧道式,闭合性很好。若存在密闭不良的情况可以使用带钝针头的注射器用力向主切口两侧和侧切口注射平衡液,使角膜实质水肿,达到切口的水密闭。特殊情况时可以进行缝合。
推荐阅读:医生做对这件事,门诊量翻倍!套医学视频课程可以免费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