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养生莫陷入10大饮食误区
2024/7/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4次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s://news.39.net/bjzkhbzy/180627/6359049.html
随着岁月的流逝,老年人生理机能逐渐减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注重养生保健。养生保健最重要的莫过于饮食,有些老年人因相信一些道听途说的“养生经”,或者某些所谓养生“专家”的说教,而陷入了种种饮食误区,结果事如愿违。误区之一:复合营养素补品有益健康有些老人认为,多吃某些复合营养素有利于健康长寿。其实不然,所谓已经搭配好的复合营养素补品也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需要,对于广大的人群来说,并不一定适合;而且,有些复合营养素补品中所含的某些营养素,已经高到超过了该营养素的安全值。研究显示,高剂量的复合营养素对身体健康并没什么好处,反而会增加某些疾病的风险。其实,老年人通过合理均衡的膳食,都可以获得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误区之二:老年人应多吃植物油许多老年人认同这样的养生观点,即植物油比动物油好,要想长寿,植物油不可少。其实不然,植物油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而这种脂肪酸由于它的不稳定性,进入机体后易受自由基氧化,而老年人由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不及年轻人,因此,过多摄取植物油会在体内产生过量的自由基而影响生理功能,具体表现是患肿瘤的风险增高、促进衰老的速度等。误区之三:肉骨头汤补钙老年人适当的补钙,可以减少体内钙的流失,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根据中医“吃啥补啥”的理论,许多老年人认为肉骨头汤是补钙的佳品。最近研究表明,肉骨头汤中含钙量并不高。有人试验,用1公斤肉骨头煮汤2小时,汤中的含钙量仅20毫克左右,但肉骨头汤脂肪含量很高,由于有骨髓。老人每日钙的需要量大约是~毫克。老年人只用肉骨头汤补钙是远远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应当用牛奶或钙制剂补钙。误区之四:膳食纤维摄入越多越好
虽然膳食纤维对人体有诸多好处,如:预防便秘、减低多种癌症风险、降低胆固醇及血脂、帮助控制血糖及体重等,但是,如果长期大量摄取膳食纤维会阻碍老年人吸收重要的矿物质,如钙、铁、锌、铜等。此外,膳食纤维中的果胶易带来饱足感,当纤维类食物吃得过多,占了胃容量,其他食物相对就吃得少,这对一些进食少的老年人来说,易造成热量摄入不足,或蛋白质、脂肪及其他重要营养素摄取不良的情况。误区之五:素食可以长寿许多老年人,尤其是一些中老年女性,都害怕吃肉食,原因是害怕发胖,也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于是天天吃素。虽然长期摄入高脂肪饮食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但长期素食也不利于健康长寿。动物脂肪中的胆固醇是一把“双刃剑”,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体内缺乏胆固醇,就会造成免疫功能下降,还会促进细胞老化,导致未老先衰。因此,在老年人膳食中,最好荤素搭配,而且要多吃优质蛋白质,这样有利于健康长寿。误区之六:饮牛奶可引发白内障有些人认为,由于牛奶含有半胱氨酸,氧化后易损伤眼睛的晶体,使晶体混浊产生白内障,因此老年人不宜长期饮用牛奶。其实,在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是膳食中钙很主要的来源,牛奶中的酪蛋白亦是优质蛋白,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应用。白内障的形成有多方面因素。老年人抗氧化才能低,可以弥补抗氧化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微量元素硒、锌等营养素来预防老年性白内障。误区之七:吃水果可以代替吃蔬菜有些老年人不喜欢吃蔬菜,干脆用吃水果来替代。事实上,水果是不能取代蔬菜的。因为蔬菜中的矿物质含量比较高,尤其是深绿色叶菜,集中了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及植物化学类物质,每天不能少;相比较,水果里含较多的是维生素。此外,水果的热量比蔬菜高,糖分含量也高,有些慢性病老人,如糖尿病、血脂异常者需要适当控制摄取量。误区之八:喝药酒多多益善所谓药酒,是在酒中混合药材浸制而成。因此,药酒包含酒和药物的双重功效,主要作为药用。有些人过于相信药酒的保健效果,以为药酒有养生滋补的作用,多喝对身体健康有益。其实,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药酒含有药材,大量饮用药酒的后果相当于过量服用药物,同样会影响到身体健康。药酒的最佳服用量在一汤匙左右,大约毫升,最好不要过量饮用。同时,也不应长期持续饮用药酒。通常一个疗程为3个月,喝了一个疗程之后可暂停一个时期,之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饮用。误区之九:食疗能除百病中医讲五谷为养,蔬果为助,也就是说人体主要是靠五谷来维持,蔬菜水果是辅助五谷杂粮的。中医养生分内养和外养,内养养的是精、气、神,外养就是皮肉、筋骨。中医特别注重的是内养,而现在所谓的养生专家,讲的都是外养,比如怎么吃,怎么锻炼。如果内养出了问题,用吃的方法来解决,是无稽之谈。误区之十:糖尿病老人吃碳水化合物愈少愈好众所周知,血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摄进密切相关。糖尿病老人应该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防止血糖超标。应在坚持正常体重的条件下,坚持正常能量的摄进,碳水化合物仍应坚持占能量的60%~65%。糖尿病患者每次应摄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如燕麦片、新鲜蔬菜等,使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迟缓,血糖不会升高过快,程度亦较牢固;假如单纯的少食碳水化合物反而使消化吸收快,血糖很快升高,且持续时间短,轻易产生低血糖,出现心悸、头晕、出冷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