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技术咖湖北专场高端晶体植入经验分
2022-6-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标题
新产业眼科“周四技术咖”视频直播
湖北专场:高端晶体植入经验分享
年第八期
序章白内障手术已经从复明手术时代跨入屈光手术时代,而白内障手术屈光时代的来临离不开高端人工晶体在临床上的应用,面对市面上特点各异的高端人工晶体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本期的“周四技术咖”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眼科的黄渝侃教授、李少华教授以及黄石爱尔眼科的曹刚琴教授,他们将从具体的病例入手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为我们带来一场高端晶体植入经验分享与探讨的大咖秀。
精彩重献
SBL-3人工晶体病例分享一例——曹刚琴主任
1
2
3
4
杨某,男,62岁,主诉,右眼视物模糊2年余,无既往史。术前查体见图(1),左眼OCT未见异常,右眼术前测不出,双眼B超显示晶体浑浊,无玻璃体出血、无网脱,右眼角膜内皮无异常,A超显示,右眼眼轴在正常范围内。经与患者沟通(详见图2)于年10月7日表麻下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术后第三天查眼底:OCT示右眼黄斑区结构正常,视盘界清杯盘比约0.3,网膜平,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OPD视觉质量分析仪示右眼高阶相差,角膜球差以及KP角、日夜瞳孔都在正常范围内。综上,患者符合植入老视矫正型晶体。
SBL-3有一个优点,预留的度数偏正一点或偏负一点预后效果都不错。借助这一优势,曹主任经多次检查与测量比较(详见图3),于年10月12日,为患者行右眼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植入一枚SBL-3+18.5D人工晶体,预留度数-0.18D,手术顺利。
术后第一天视力:远1.0,中0.6,近0.8,术后第43天离焦曲线(详见图3),患者非常满意。
最后,曹教授结合自己的临床应用经验总结了SBL-3的应用体会。
SBL-3区域折射人工晶体提供清晰的全程视力
SBL-3区域折射人工晶体光学损失仅有8%,术后视觉质量好
SBL-3区域折射人工晶体度数选择不纠结
主持点评——黄渝侃教授
听完曹教授的病例分享,黄教授根据该病例中患者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第一,可给患者做术后的OPD检查,评估他手术像差的变化;第二,可通过检查患者的对侧眼情况以及了解患者既往史后综合评估是否可以把两期手术一起完成;第三,术后可检查患者的屈光度是否在预期之内。
黄教授指出,与衍射型晶体不同,SBL-3采用区域折射原理,非对称设计;上方视远区占比50%,下方附加+3.0D视近区域占比42%(相当于眼镜平面+2.4D);两个折射面之间的过渡区为8%,光线利用率高达92%。SBL-3晶体独特的零球差设计使得晶体远焦点的近景深和近焦点的远景深形成良好的中间视力的同时提高晶体的抗偏心和倾斜的能力。在度数递增上0.25D的递进区间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生选择晶体度数时的准确。
浅谈KAPPA角在多焦晶体的注意事项——李少华教授
李教授指出,kappa角理论上是视轴和光轴的夹角,考虑到受现实因素的影响,光轴难以测定,故现定义kappa角为瞳孔轴与视轴的夹角。由于衍射型多焦晶体对称性的环形设计,当光线没有通过预期的焦点进入眼内时会导致眩光和光晕的加重,故衍射型多焦晶体对kappa角的准确性依赖很大。SBL-3设计原理与衍射型多焦不一样,它采用的是区域折射原理,非对称设计,Kappa角对SBL-3术后各指标几乎没有影响,它的眩光主要产生于过渡区,对Kappa角和Alpha角要求相对较低。即便如此,选择多焦人工晶体就会有产生眩光的可能性,需要做好的患者术前教育及沟通,提前告知患者术后出现眩光的可能性。
最后,李教授对他本期的分享作了小结。
Kappa角无法准确测量Kappa角不稳定受瞳孔大小影响
对于SBL-3区域折射晶体,一般不用考虑Kappa角,除非患者Kappa角过大的情况
主持结语——黄渝侃教授
感谢李教授和曹教授的精彩分享,感谢各位同道的聆听,同时感谢新产业眼科的“周四技术咖”活动为我们提供平台方便交流学习,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以上,便是本期主要的分享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