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中山色镜中看半丈丝纶一雨钩浅前房
2020-8-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病例来源:医院岳岩坤教授患者资料患者:61岁,女性,左眼逐渐视物模糊半年诊断:左眼并发性白内障+晶体半脱位;
术前检查:
视力:OS:裸眼视力:0.2;
裂隙灯检查:角膜清,左眼前房浅(深浅不一),周边前房1/2CT,Tyndall-,虹膜周边可见环形萎缩环,虹膜向前膨隆;瞳孔圆,3*3mm,无移位;直接、间接对光敏捷;
白内障分级:C2N2P2;
眼底检查:视乳头色形正,边清,(C/D=0.4-0.5);黄斑结构正常,网膜及血管无明显异常;
眼压:OS:24mmHg;
角膜内皮:OS:细胞密度:/mm2,六角形细胞百分比:60%;
手术解析手术方式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晶体半脱位术中借助虹膜拉钩固定囊袋)手术过程切口:因是浅前房,先在颞侧做一辅助切口,并注入一定量的粘弹剂以便撑起前房,然后在鼻侧上方做2.8mm主切口。岳教授说在近乎水平面上进刀都感觉到刀尖碰到了前囊,说明前房特别浅!通过主切口再注入粘弹剂,努力将前房支撑起来。通过观察粘弹剂从切口的外溢,来证明前房浅,同时也证实眼内压还是有点高!
撕囊:当撕囊镊尖在压到前囊膜的位置可见有放射线的印记,这是因为周围部分悬韧带松弛,导致前囊膜表面的张力不均匀的结果,这给撕囊造成困难。所以撕囊要缓慢。撕囊的居中性和连续性很重要。
水分离/分层:像常规白内障手术一样,要做充分的水分离和水分层。
超声乳化过程:因术眼是晶体半脱位,颞侧下四分之一象限内的悬韧带松弛,故在超声乳化前做了虹膜拉钩以固定囊袋,便于超声乳化和晶体的植入的进行。岳教授强调,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悬韧带松弛部位的囊袋,防止晶体大面积的脱位。超声时应尽量采用低能量,保护浅前房下的角膜内皮;同时注意器械操作平面。
I/A与皮质清除:抽吸皮质时,如果遇到悬韧带松弛的病例,岳教授认为应先处理比较安全的区域的皮质,防止处理对侧时由于不小心牵拉扩大脱位范围,给后面的步骤造成麻烦。最后对主切口下方进行I/A和皮质的清除。岳教授的习惯是对前后囊进行二次抛光:一次是用I/A针头进行,再一次是用粘弹剂的针头进行抛光。
晶体植入:I/A后囊袋内注入粘弹剂,通过主切口植入晶体。岳教授说: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于晶体脱位或悬韧带松弛的患者,一般是要放张力环的。但在术中多次调整虹膜拉钩后发现,囊袋的情况还是比较稳定的。在晶体植入前曾有过多种选择,最终选择了P晶体,是因其为三襻式设计,在囊袋内的稳定性很好,又是非恒定像差设计,有抗偏心和倾斜的能力,不会引起更多的高阶像差。这是我选择P晶体理由。
清除粘弹剂:取出虹膜拉钩后,通过辅助器械,对前房和晶体前后表面及后囊残留的粘弹剂进行清除。
水密:最后观察一下前囊对晶体的覆盖情况,如果前囊膜抛光彻底并对晶体的覆盖情况良好,前囊皱缩发生几率会大大减少的!最后做切口水密!
术后资料术后第一天:
视力:0.6;验光:矫正无助;角膜:轻度水肿;切口:闭合良好
术后第一周:
视力:0.8;验光:-0.50DS/-0.75DC*95=1.0;
角膜:透明;切口:闭合良好
术后一个月:
视力:0.8;验光:-0.25DS/-0.50DC*90=1.0;
角膜:透明;切口:闭合良好
患者十分满意。
专家点评晶体半脱位是常见病例,术中处理一般借助虹膜拉钩固定囊袋,超声乳化后常规是放入张力环,其目的是增加术后囊袋的稳定性,从而使囊袋内的晶体也相对稳定,减少晶体发生偏中心或倾斜的几率,影响患者视觉质量。但岳教授没有这样操作,其信心是来自蔡司CTASPHINAP晶体的设计特点和光学设计的理念。点评专家宋旭东教授认为这是一台近乎完美的手术,手术时情况特殊,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再加个张力环就更为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