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援疆光明,一份看得见的幸福
2017-3-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医院订阅哦!光明,一份看得见的“幸福”山东省对口支援喀什地区“光明行”惠民行动纪实
有人说,光明,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最好的礼物。
见到光明的那一刻,维族老大娘用颤抖的双手捧起医生的脸,激动得久久不肯放开;
见到光明的那一刻,汉族老大爷脸上充满幸福与喜悦,双手合十,不停地说着谢谢;
见到光明的那一刻,身边的家属或激动或惊喜,露出开心笑容的同时却又不停地抹着眼泪,“热合买提(维语:谢谢)”不绝于耳……
这样的场景在新疆这块热土上频现,10月11日-20日,受山东省援疆指挥部和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委派,山东省保健局副局长梁军带领以山东中医院院长毕宏生为首的医生、检查、护理人员12人组成医疗队,远赴公里外我省对口援建的喀什地区,为当地群众带去了一份名叫“光明”的礼物。
▲医疗队员合影10小时完成52台手术医院
10:00(当地10:00上班)医院就展开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因为疏勒没有专门的眼科,医院筛查的患者和家属被集中安置在了二楼,作为眼科手术患者的病房……
▲等待筛查的人们
10:30“眼睛看我这里,不要急。”在二楼护士站,医疗队员们因地制宜将检查的裂隙灯放在最宽敞、明亮的护士站里。“一天3次滴眼药水不合适,建议2小时滴一次。”进行术前检查的医疗队员李忠恩一边检查一边向等待手术的维族老人提出建议。
▲术前筛查
11:00经过简单筛查的患者前往B超室,检验科医师王桂英专门做AB超检查,检查患者屈光度,以找到适合的人工晶体型号,让手术达到最理想状态。
11:30“一定要让护士明确好患者术前术后应做的工作,做好消毒和清洁。”“把手术器械、晶体都备好,手术时随时补充。”“消毒锅要用纯净水消毒,请帮我拿几瓶纯净水”……手术室里,医生徐超立和手术室护士长刘翠红紧张地做着术前准备,先运到的30余箱仪器、药品都一一拆箱、安装、调试。刘翠红对手术室进行最高等级消毒,还把清洗消毒的方法一一对当地护士进行示范培训,任何一个细节都严格把关。
▲手术室里做术前准备▲维族护士为患者做术前准备▲耐心等待手术的患者
12:40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准备,第一位患者约日罕·麦提热依木走进手术室开始手术。主刀医生马先祯目不转睛的透过显微镜观察,手指快速的移动、切开,利用超声波将患者眼内晶状体粉碎成乳糜状,再连同皮质一起吸出,然后植入人工晶体。约日罕·麦提热依木原本浑浊的眼珠,一点一点地变得透亮……
12:55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精益求精,队员们紧密配合,以最专业的态度和最用心的付出为患者解除着痛苦。15分钟后,第一例手术顺利完成。
为了节约患者等待时间,手术室内使用两台手术床。医生们技术娴熟精湛,十来分钟即可完成一台。手术完成后,医生、护士长又不厌其烦地为患者和家属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并将记录的患者资料一一交给医院的医生。
▲手术中▲准备植入的晶体
15:45来自阿拉力乡的63岁的马木提·阿西木走入手术室,在护士长刘翠红问他是否紧张时,老人大方地说:“我不担心、不紧张,山东的专家来给我们手术,从那么远的地方来给我手术,一定不会出问题。”
16:岁的帕提古丽·麦麦提手术后,对着医疗队员双手合十感谢说:“万分感谢你们来自山东的专家,现在能想着我们这么大年龄的人,谢谢!谢谢!!”
▲手术完成得十分顺利
20:20手术室的门打开又关上,一位位患者进去又出来。一台一台地手术持续进行着,医疗队员几乎完全没有休息时间,因为还有更多地患者在等着“光明”。
▲患者家属等候在手术室门口▲护士送完成手术的患者出手术室▲完成手术的患者向家人讲述自己的感受▲手术间隙,医生向一位未参加筛查刚刚赶来的患者讲解病情
22:24第52位患者完成手术被送入病房。10个小时,52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让医疗队员都显得颤颤巍巍了,但他们没有片刻时间休息,要将相关设备、药品器械打包,转运至下一工作医院。
23:12完成全天工作的队员们吃上了晚饭……
▲完成当天的最后一例手术后,医护人员与患者合影
摄影卢骁编辑/发布张乐群投稿治白癜风的中药方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