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远离白内障

2019-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内障是种比较严重的眼科疾病,提到这个病时大家都会想到老年人,因为老人得白内障的几率是很高。那大家知道形成白内障的原因有哪些吗?知道白内障患者有什么症状吗?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一下,同时还会告诉大家白内障的治疗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就来一起看看吧。

白内障的原因

白内障形成的原因应该有许多人都不清楚。其实白内障形成的原因跟很多因素有关,如环境、遗传等,都会导致白内障的形成。那引起白内障具体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缺氧

在缺氧的情况下,可使晶体内钠、钙增加,钾、维生素C相应减少,而乳酸增多,促使白内障的形成。

2、阳光与紫外线

多年来,人们已经注意到阳光参与了人类白内障的形成。在紫外线影响下,磷离子可能与衰老的晶状体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可溶解的磷酸钙,从而导致晶体的硬化与钙化。同时紫外线还影响晶状体的氧化还原过程,促使晶状体蛋白变性,从而引起白内障。

3、内分泌紊乱

内分泌的失调、紊乱是导致白内障病发的原因之一。那糖尿病患者患上白内障的几率要比正常人高的多。

4、营养素代谢

经眼科专家研究发现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会促进白内障或恶化,因此,我们必须注意饮食的健康,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如钙,磷,维生素E、A、B2等。

5、遗传因素

一般来说,如果父母患有白内障,那么孩子的白内障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因此,为了下一代的健康,请大家注意自己的眼部健康!

白内障发病的原因

1、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饮酒、抽烟、熬夜、通宵工作、近距离伏案,长期眼睛疲劳、长期高糖食物。

2、环境因素

环境也是会导致白内障的发生,主要变现为紫外线的照射。

3、硒、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所致

研究表明,硒、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可能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4、眼部并发和全身性疾病

病人的一些眼部疾病以及其他的一些疾病,都是有可能导致晶状体发生浑浊的。

5、苭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因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某些精神科类苭、某些抗癌苭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可能引起晶体混浊。

6、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

体内循环中活性氧、氧自由基大大增加,抗氧化防御系统削弱,晶体内谷胱甘肽GSH减少,导致白内障发生。

白内障的症状

1、明亮光线下

许多白内障患者在明亮光线下,视力反而更差。这是因为瞳孔缩小,眼睛的光通道变窄所导致的,同时患有青光眼和此病的人,在滴用缩瞳药后因瞳孔缩小,视力也会明显下降.

2、昼盲或夜盲

还有感觉眼前有黑影出现,且出现形状不变的点状、位置固定或片状阴影,时隐时现,形状多变。

3、老花眼症状减轻

很多老年人有时会忽然发现自己不戴老花眼镜也能看得很清楚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此病会导致晶状体凸度增加,屈光近点发生改变的原因。

4、视力减退,视物模糊

由于白内障部位及程度的不同,其对视力的影响也不同,若白内障长在晶状体的周边部,视力可不受影响,若混浊位于晶状体的中央,轻者视力减退,重者视力可能只看见手动或光感,此外还可表现为近视度数加深,需要经常频繁更换眼镜;单眼复视或多视症,眼前固定性黑影或视物发暗,畏光等症状,一般情况下白内障眼无红痛症状。

白内障饮食禁忌

1、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是白内障患者的饮食问题,调查表明,有一些白内障的患者,其晶状体含胆固醇量较高,故认为白内障的发生与胆固醇有一定关系,因此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鳝鱼、动物内脏等应适当控制食用。

2、忌多吃盐

白内障患者要禁忌吃盐,详细数据显示:有人对名49~79岁的中老年人进行观察,发现其饮食中多盐的人患本病者为淡盐者的2倍。故清淡饮食有助防治老年性白内障。

3、忌缺水、脱水

对于老年人白内障患者来说,一定不能缺水,视觉健康管理中心专家提示:老年人有一次严重脱水如频发呕吐、腹泻,使其患白内障的危险率较正常高4倍;有严重2次脱水者,其患白内障的机率要高于正常人21倍。故平时特别是老年人不口渴也应适量喝水,并积极预防腹泄脱水。

总而言之,保护眼睛

首先,要改变不科学的用眼习惯。权威专家指出,在感染眼疾后一定要去正规的眼疾康复机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施治。

其次,选择正规、安全的眼部护理产品。福瑞达眼球卫士来自亚洲最大的眼科产品研发生产基地,不含任何防腐剂、添加剂和抗生素,采用清、调、补、养,度全方位为我们的眼睛健康保驾护航!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价格
北京白癜风手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epw.com/jbzd/9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