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睑板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不对称性角结膜炎
2017-4-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春季角膜结膜炎(VKC)是一种结膜慢性炎症。泰国KhonKaen大学Srinagarind医院眼科OnsiriThanathanee等在年10月份《BritishMedicalJournalCasereport》上报道1例上睑板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不对称性春季角膜结膜炎的儿童病例。
病例
患者,女,6岁,泰国人,因左眼眼痒、异物感、大量分泌物和上睑下垂2个月来我院就诊。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右眼20/20,左眼20/40。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提示左眼结膜红肿,伴黏液性分泌物,上睑结膜见铺路石样巨大乳头,伴浅层点状角膜炎(见图1A);右眼结膜见轻度乳头样反应,未累及角膜(见图1B)。患者无既往佩戴接触镜病史,无眼部假体植入或相关眼部手术史(青光眼滤过手术或巩膜扣带术)。
由于此患者结膜乳头较大且对所有的局部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进行了睑结膜切除活检以排除结膜肿瘤。活检病理学检查提示纤维血管组织伴嗜酸性粒细胞及其他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前2个月医嘱予局部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钠)点双眼4次/d;强效局部皮质类固醇药物(1%醋酸泼尼松龙)点左眼4次/d。患者右眼症状以及结膜乳头样反应明显缓解,而患者左眼铺路石样乳头及点状角膜糜烂(左眼眼痒)无明显缓解。遂医嘱停色甘酸钠滴眼液,改0.%富马酸酮替芬滴眼液点双眼4次/d,局部用1%醋酸泼尼松龙用法改为6次/d。而患者症状较前加重,后行左眼上睑板注药术(曲安奈德20mg)。清醒状态下对儿童行上睑板注药术十分困难,所以在全麻下行左眼上睑板注药术。术后患者铺路石样乳头大小明显减小,由于1次注药术后患者结膜乳头仍有残留,对患者再次行左眼上睑板注药术。
术后2个月患者左眼结膜铺路石样乳头、点状角膜上皮糜烂以及过敏症状完全缓解(见图2)。在以后18个月的随访中患者病情稳定,无反复。Goldmann眼压计测量的眼压数值提示患者眼压无升高,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患者行左眼上睑板注药术后,仅使用抗生素类滴眼液1周,未使用抗过敏类滴眼液。
讨论
VKC是一种慢性的双眼对称性的疾病。由于非对称性病变十分少见,应该排除和VKC有相似结膜表现的疾病相鉴别,如巨乳头结膜炎(GPC)。GPC并非眼部过敏性疾病,而主要是由反复的眼部小创伤或者异物刺激引起(如缝线、角膜接触镜或者眼部假体)。此患者出现非常大、铺路石样的结膜乳头且累及角膜,但无眼部相关异物刺激病史,所以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VKC。
结膜肿瘤也可刺激出现过敏性结膜炎表现,结膜淋巴瘤的淋巴样组织有时会被误诊为巨大乳头。由于此患者结膜乳头较大且对抗过敏类药物无明显疗效,我们需要排除结膜肿瘤的可能。因此此患者接受了切除活检,结果提示过敏性结膜炎,符合VKC诊断。对于所有类型的过敏性结膜炎,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可以减轻VKC症状,但并不能完全消除病因,当停止药物治疗时病情可能反复。严重的巨大结膜乳头患者,如果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可采取手术治疗(如切除乳头或冷冻疗法),但治疗效果持续时间短。有文献报道提示如果联合羊膜移植,效果会有所提高。
上睑下注射皮质类固醇被认为是一种有效而且相对安全的治疗顽固性VKC的方法。短效的地塞米松或中效的氟羟泼尼松龙效果相同,且导致眼压升高的风险较低。有报道称上睑板注射皮质类固醇后结膜乳头大小减小50%,伴遁形溃疡痊愈,当病情反复时可重复注射药物。此患者经2次上睑板注药术后结膜乳头%消退,角膜糜烂也完全缓解。之前类似的病例报道中,患者注药术后仍继续使用抗过敏类药物,而此患者在2次上睑板注药术后已无需其他药物治疗。另外,大多数病例报道提示注药术后疗效有限且病情反复,而此患者到目前为止症状完全缓解且病情无反复。上睑板注射皮质类固醇是一种治疗顽固性VKC的有效方法。
------------------------------
如您觉得内容精彩,可推荐给更多朋友!
点击本文开头标题下面的“中华眼视光学与视…”,也可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