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这玩具,郑州俩孩儿被开肠破肚有多危险
2017-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结识咱家大院里的宝妈宝爸,赶紧联系盟主,加入本区域交流群
育儿路上我们一起相依相伴!
市面上常见的这种小东西
五彩斑斓的深受孩子们喜爱
最吸引他们的还是
它不仅能长大还能生出很多“小宝宝”
在他们眼中这可是"神奇"的东西
但是,在它美丽神奇的外观下
危险也正在靠近
它竟然可能让孩子开肠破肚!眼球不保!
各位粑粑麻麻一定要注意
莫让玩具成了儿童“杀手”
专家陈琦
河南省儿外科权威专家,任河南省外科医师协会常务委员;郑州大学三附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状
因这个玩具,俩孩子遭大罪
前不久盟主找陈琦主任电话咨询个事,就准备挂电话时,主任突然问:“你知道有种小球,一泡会变大那种玩具不?”
啊,盟主当然知道,我们家鱼缸,都被小朋友用来泡这个了。前几天又去买,学校旁边的小店居然已经卖断货了。
(网络图片)
一听到这个回答,陈主任立刻急着说,可千万别让孩子玩这个,太危险!
为啥这么说?原来,陈主任接连接了两个小病号,都是因为这东西,开肠破肚了。
其中一个一岁多的男孩,是连夜从周口急诊过来的。
这个孩子突然不吃饭,呕吐,医院查了半天查不出原因。
陈琦主任亲自接的诊,听家长说,孩子也没有任何病史,大家都非常奇怪。
等片子一出来,大家一看,有什么东西完全堵在孩子的小肠,到底是什么东西,谁也不知道。
只能手术了,手术需要在肚子上开个3厘米左右的小口,还得打开肠壁。
最终打开一看,是一个大概3厘米大的小球。
“我还第一次听说这东西,”陈主任说,听家长说,才知道,这种小球泡水会涨大,这也太危险了。
而没隔多久,又一个10个月大的女宝宝又被送过来,这孩子已经在家吐了十几天,啥也不能吃!最终,发现病根同样是这种小球,堵在了孩子的十二指肠处。
陈琦主任说,幸亏这两个孩子及时手术,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
盟主网上一搜,发现很多地方都爆出这样的病例。
常州八个月大的宝宝,因为腹痛、呕吐严重,医院被初诊为肠梗阻,术后发现,小宝宝直径0.5厘米的肠子,竟然会有一个直径3厘米的小球!
淄川11个月大的宝宝,因为腹胀,不能进食、排便,不停的呕吐,发现是很严重的肠梗阻。手术中发现是异物“水精灵”引起的肠梗阻。
延安11岁的楠楠(化名),因为用手戳破“水精灵”后揉眼睛,造成他的右眼睛晶体受损,眼球有可能保不住!
这些都是因为它!
不管名字是海洋宝宝、水精灵还是生长球
不少孩子都在玩
如果发现,请一定告诉孩子,
这东西有毒!
实验
泡水后,海绵宝宝膨胀百倍
海洋宝宝也叫“水精灵”或“生长球”,它们是一些直径大概0.2厘米的彩色小球,表面光滑圆润,富有弹性,仔细闻闻也有轻微刺鼻的味道。
吸水前体积(cm3):0.
吸水6小时后体积(cm3):1.
重点是它遇水膨胀且吸水性特别强,可以从一粒如绿豆般大小的珠子,泡水之后迅速膨胀成弹珠大小,前后体积相差约倍。如果将它浸泡在水里,过个三五天甚至可以发现它能“繁殖”出很多粒小球。
1小时后,海洋宝宝体积膨胀了不少
2小时后,海洋宝宝的体积居然要赶超糖块了
4小时后,海洋宝宝的体积差不多和玻璃珠一样大
6小时后,这时候的海洋宝宝易碎,如果这时碎片粘附在手指上,再用手揉眼,就会划伤眼球,后果不堪设想!
实验做完,盟主感到深深的担忧。因为就在前不久,家里还有小朋友把它装在矿泉水瓶里玩,当时也大意了,没有提醒,幸好没出事。因为它太小,只要不注意小孩子就会误食,而肠道内的水分正好提供了它变大的条件……
隐患
海洋宝宝存安全风险
01
外包装无安全提示
这种海洋宝宝的外包装上,并没有“非食品勿食用”、“适用年龄”的安全提示,包装袋上没有任何生产厂家及标签,属于典型的三无商品,更别说3C强制性产品认证标识了。
02
含多对种对人体有害元素
海洋宝宝是一种吸水性树脂,但实为含毒树脂。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对“海洋宝宝”的检测报告:对其进行元素分析后发现,“海洋宝宝”含镁、锌、钛、锰、硼、钡、氯、硫等元素,这些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均含有毒性,对人体有害。
同时,对“海洋宝宝”的氯仿萃取液测试后发现,其含有苯环或杂芳环的芳香类化合物。(注:苯环或杂芳环的芳香类化合物常用于制作化工染料、颜料以及添加剂。)
03
误吞或危及生命
早在之前,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特别发布了海洋宝宝(水精灵)的消费预警。
海洋宝宝(水精灵)被儿童误吞或吸入后,因为无法消化,会在胃里吸水膨胀进入呼吸道后吸水膨胀,会导致肠梗阻、肠管扩张,可能会继发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现象,甚至会造成肠穿孔、肠坏死,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也可能会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
另外,有伤害案例表明,儿童在玩耍水精灵时,水精灵的碎片粘附在手指上,用手揉眼时,水精灵的碎片会划伤眼球,导致晶体感染,可能引起失明。
延伸阅读
儿童误食这些物品应急处理方法
孩子的好奇心比较重,仿佛什么东西都想放嘴里尝尝,盟主整理了一些案例,里面的东西都可能是宝宝随手够到的,家长们要注意哈。
01
误食干燥剂
千万不要催吐,要立即口服牛奶或水,小孩一般按每公斤体重10毫升服用,不能超过毫升,因为过量有可能造成呕吐。同时要注意,不要用任何酸类物质来中和,因为中和反应释放出的热量可加重损伤。
若有干燥剂溅入眼睛,要尽快用清水、生理盐水从鼻侧往耳侧冲洗,冲洗至少15分钟,医院。
提醒:干燥剂成分多,如孩子误食,请尽快就医。
02
误食口香糖
口香糖所含的口胶多不被消化,大多数可随大便排出体外。另外可以吃点粗纤维类食物,刺激肠蠕动。为了避免意外,最好不要给小孩吃口香糖。
03
误食洗衣粉
如果宝宝只是舔到而已,那么可以先观察宝宝的样子。当宝宝开始吐泡沫时,可给宝宝喝水或牛奶,先不要帮助他吐出来,医院就诊。
04
误食钉子、针、玻璃等尖锐物品
如果让宝宝把尖锐的东西吐出来容易伤到食管或气管,所以不要给宝宝吃任何东西,也不要让宝宝吐出来,医院。
05
误食纸巾、报纸屑等
虽然纸巾、报纸屑等没有毒性,但是可能会噎到喉咙里,容易引起窒息。所以,如果宝宝不停地咳嗽而且很痛苦,就医院。
孩子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实是我们
(部分内容据百度百科、健康时报网等)
白癜风如何治愈白癜风能治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