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检那些事
2016-11-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读
尿检是临床上常用检查,包括多项指标,可协助疾病诊断、指导治疗。该资讯总结了各种常用尿检指标的详细信息,具体内容如下:
一尿液颜色正常人尿液是淡黄色,清晰透明的液体。尿液浓度和化学成分可影响尿液颜色。尿液稀释,呈淡黄色,尿液浓缩,呈琥珀色。影响尿液颜色的因素有:饮食,药物和疾病。
1.乳白色尿:常见于丝虫病、腹腔肿瘤、结合压迫肾周围淋巴管等。
2.淡红色或棕红色(血尿):常见于肾脏疾病(结核、结石及炎症等),也可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血友病等。
3.酱油色、葡萄酒色(血红蛋白尿):镜检无红细胞者,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蚕豆病、恶性疟疾等。
4.尿色深红带黄如浓茶样:见于胆红素尿。
药物对尿液颜色的影响
1.黄连素,复合维生素B,四环素,维生素B2,利福平,磺胺嘧啶,复方大黄片等可使尿液变黄。
2.呋喃妥因,扑疟喹宁,伯喹,磺胺类药物可使尿液变赤黄或棕色。
3.氨基比林,酚肽,苯妥英钠,利福平,冬眠灵可使尿液变红。
4.消炎痛,亚甲蓝,阿米替林可使尿液变蓝绿色。
5.灭滴灵,甲基多巴,左旋多巴,雷米封,山梨醇铁可使尿液变暗黑色。
6.非那西丁,奎宁可使尿液变棕黑色。
二透明度/浑浊度尿液中某些物质可影响尿液透明度,如细胞碎片,管型,晶体,细菌或蛋白质。通常可分为清晰透明,轻度混浊或混浊三种。
轻度混浊或混浊(如乳糜尿,脓尿,或磷酸盐晶体)提示患有疾病。但其它因素,如阴道分泌物,精液或前列腺分泌物也可影响尿液透明度。
三尿酸碱度正常尿pH值为4.5-8,呈弱酸性。肾脏系统可排泄H+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因此,尿酸碱度可根据内环境的改变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机体酸碱平衡。
尿pH值是诊断肾脏病(如感染,结石或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有效指标,此外还有助于监测药物治疗应答情况。
碱性原因
1、食物因素—柑桔类水果、蔬菜可降低尿液酸度。
2、药物因素—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噻嗪类利尿剂等。
3、病理因素—碱中毒、肾小管酸中毒、肾盂肾炎等。
酸性原因
1、食物因素—蔓越莓,肉类食物可增加尿液酸度。
2、药物因素—氯化胺、维生素C等酸性药物。
3、病理因素—发热、酸中毒、痛风、慢性肾病、白血病、糖尿病等,可使尿液变为酸性。
四尿比重尿比重指在4℃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取决于尿中溶解物质的浓度,与固体总量成正比,常用来衡量肾脏浓缩稀释功能。正常值为1.-1.。
1.尿比重降低:见于肾脏浓缩功能受损,如尿崩症,镰状细胞性肾病或急性肾小管坏死。
2.尿比重升高:见于脱水,蛋白尿,急性肾炎,高热。
五葡萄糖尿糖指尿液中的葡萄糖,正常水平≤mg/dL。尿糖升高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慢性肝脏病等,也可见于妊娠,大量进食者。
六尿酮体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无酮体,但是,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机体消耗脂肪产生能量时可释放酮体如丙酮,乙酰乙酸和B羟基丁酸,导致尿酮体检测阳性。
尿酮体阳性见于: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剧烈运动后,饥饿,腹泻,严重呕吐和妊娠。
七尿亚硝酸盐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检测不到亚硝酸盐,但尿路感染者,感染细菌可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常见感染细菌有: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因此,尿亚硝酸盐阳性提示患有上述细菌感染的尿路感染。
八其他指标白细胞酯酶:正常为阴性,阳性提示有炎症存在。
尿胆红素:正常为阴性,0.5-1mg/dL。尿胆红素阳性见于肝细胞性及阻塞性黄疸。
血尿:正常每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
尿蛋白:正常值≤mg/d
红细胞:正常值≤2个/hpf
白细胞:正常值≤2-5个/hpf。
鳞状上皮细胞:正常值≤15-20个/hpf
管型:正常值0-5个透明管型/lpf
酵母菌: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无酵母菌,尿酵母菌阳性提示泌尿系真菌感染。
——End——
您的支持,我们的动力~
请长按下面图片,选择识别图中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公立医院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