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上那抹绿重开整理贴翡翠知识小白普及
2019-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加(精品翡翠0元起拍)免费获得价值元翡翠珠宝电子书84本
翡翠珠宝投资收藏行情 其实,翡翠这种原产自缅甸的玉石,数百年来已经在中国这块东方的古老大地上将自身魅力发挥到了极致,与钻石相比,它的古典韵味,艺术内涵,文化传承,以及它本身所闪耀的清、灵、秀、雅,和我们东方女性的温婉眉眼才是真正的天作之合。愈走近它,你会愈爱它。
一、什么是翡翠?(翡翠的起源、来由、产地等等等等...) 专业术语是这么解释翡翠的: 翡翠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由硬玉、绿辉石和钠铬辉石组成的达到玉级的多晶集合体 太专业,太术语,太绕口,看的我头疼。 其实翡翠的名称来自鸟名,这种鸟的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雌性的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合称翡翠。它原产自缅甸,具体传入中国的原因和时间都已经不可考,有关它如何流入的故事大大小小无数个,下面这个算是流传最广,大家认可度较高的: 据英国人伯琅氏所著的书中记载,翡翠实为云南一马夫发现的。据说云南商贩沿着已有余年历史的西南丝绸之路与缅甸、天竺等国的商人进行交易。一次有一位云南的马夫为平衡马驮两边的重量,在返回云南腾冲(或保山)途中,在今缅甸勐拱地区随手拾起路边的一块石头放在马驮上。回来后卸下马驮一看,途中捡得的石头原来是翠绿色,非常好看,似乎可作玉石,经初步打磨,果然碧绿可人。其后,马夫又多次到产石头的地方捡回石头到腾冲加工。此事得以广为传播,吸引了更多的云南人去找这种石头,然后加工成成品出售,这种石头就是后来的翡翠 历史无法重现,无论由来究竟如何,毫无疑问的是,翡翠的价值是在中国得以体现的,它起于明(大概时间),兴于清,盛于清末,绵延数百年,而到了现代,它似乎愈加神秘了,只隐隐约约在某些圈子内流淌,被把玩被欣赏。这于翡翠,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呢?
关于翡翠的产地: 翡翠的产地在行内都称为场口。缅甸翡翠产地也称矿区或场区,按地域共分六个场区,每个场区又分许多场口。各个场区所产翡翠,外观、质量和颜色上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个就太专业了,而且这方面的知识,只有玩儿赌石的人才会精通,因为翡翠来源于哪个场口,就代表着它的特性,能从某些方面来判断这块石头能不能赌,以此提供一些依据 像我们一般性的收藏购买,做一些面上的了解就够了。既然都说到赌石了。我也不妨大概解释下这是什么。 赌石,一直在我的家乡盛行,那些“翡翠大鳄”,掌握着国内数百万数千万甚至数亿的珍宝流通,他们之间少有不赌石的,也可以说,赌石在翡翠商人的那个圈子里,经久不衰。 赌石,顾名思义,玩儿的就是一个赌字。石,指的是翡翠原石,未经解石,打磨,抛光的翡翠原石,从外表看起来,和一般的灰秃秃,脏兮兮的石头同胞们一般无二。可是它的里面到底是什么?解开后是价值连城的珍宝,还是如同垃圾般的废料,这个,多半是天知道。刺激的来了,赌石就是买卖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翡翠原石,卖方说一个价格,买房通过对原石外表的判断,猜测它解开后的价值,如果价格有争议,行规是不能用嘴说的,双方在对方的袖子里比划商量数目价格,最后达成交易。而交易价格只有交易双方才知道(这也赋予了赌石足够的神秘性)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说是猜石?买石?而说是赌石?就是因为这里面的机会成分太大,诚然,一位经验老道的赌石者,翡翠原石的每一点细微特征都能够提示它的身价,但是,一块原石,你不剖开它,永远都不知道里面的庐山真面目。 原石的交易后就是最最关键的解石了,倾家荡产还是一夜暴富,就在这刀下瞬间定乾坤。(ps:解,在当地方言里称之为“GAI”。就是打开,剖开的意思。)用专业的锯齿慢慢的切开原石,这个怎么切,切哪里,据说也是讲究颇多的,俺不大清楚,就不详细赘述了。切开后的石料,第一刀有可能无种无色,废料一块,不死心,再切一刀,或许就是帝王绿玻璃种,也有可能还是砖头料,再不死心,再切一刀,终于看见绿了,或许是不错的绿不错的种水,但啪啪啪几刀下来,好料就那么一点,价格自然大打折扣。当然,也有可能,全部解完都是废料,也有可能一刀下去,全部都是盈盈绿色。这个,谁知道呢?知道了,还叫赌么。。。缅甸工人在场口内劳作
缅甸因为中国国内对翡翠的的喜好,数百年来,已经在当地形成一个产业。在这里感叹一下,缅甸那嘎达,有宝石,有金子,有稀有金属,有翡翠,有原始森林,有高山大河,风景秀丽,矿藏丰富,偏偏因为政府对手底下各个军阀搞不定,那叫一个民不聊生,么有像样的公路,么有电,啥啥都么有。天天个抱怨国内如何如何不好的愤青们,把他们扔到缅甸呆仨月,回来一准天天唱:社会主义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跑题了,上面提到过,因为缅甸地区军阀割据,都是枪杆子打政权,所以,缅甸地区内各个著名的翡翠产地,都由当地军阀和有实力的华商垄断,暗喜一下,缅甸那嘎达,经济命脉都是掌握在华商手里滴,所以缅甸政府明文规定,是不允许华人参政滴。说回翡翠原石,和和田玉一样,翡翠也分山石料和水石料,山石是水石是工人们沿着雾露河从河水中捞出的,这种石头通常有着薄薄的外皮。而山石就是从山间开挖出来的翡翠原石,与水石形成对照的山石一般有着厚厚的外皮。翡翠中的极品出自水石的居多,经过上亿上万年的河水冲刷,它的透明度和质感与山石相比自然更上一层楼。
翡翠产地的故事就8到这儿,下面说说,自打翡翠流入中国后,它的兴衰起伏。
一、目前全球并不是只有缅甸有翡翠,而是只有缅甸出产的翡翠达到宝石级别。发现翡翠矿脉的地方还有日本、美国、俄罗斯,但是质量都不怎么样,和缅甸的翡翠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是唯有危地马拉的翡翠例外,危地马拉的翡翠据说在许多年以前的Maya文明中就已非常有名,后来随着Maya文明的神秘消失而失传,直到年一对美国夫妇Jay和LouRidinger在该国重新发现和开发出这一瑰宝。目前危地马拉的翡翠主要由他们的公司控制开采。市场上只销售成品而不卖原料,使该地翡翠更添神秘色彩。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品种有绿色、紫色、蓝色、黑色和彩虹系列的翡翠。该地还发现一种同时可见到银、镍、黄铁矿和黄金、白金包体的独特的GalacticGold翡翠。由于该地翡翠全部天然,没有B货和C货等改善处理的品种,因而受到欧美市场的认同,开始成为缅甸翡翠强有力的竞争者。但目前市面流通的宝石级别的翡翠,缅甸翡翠仍占到90%以上。 二、翡翠在乾隆年间并不受传说中的贵族阶级待见,颇为不值钱,和珍珠玛瑙比起来,简直就是小菜一碟。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盖物之轻重,各以其时之时尚无定滩也,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日。........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由此可知,18世纪初,古人不认为翡翠是玉,翡翠价格低廉,至18世纪末,因为慈禧老太太的推波助澜,朝廷上下都跟风效仿,翡翠已是昂贵的珍玩了。
翡翠的地子,个人感觉音同“底子” 指的是翡翠的细腻程度和透明程度。并将这些程度做出了详细的划分 一、玻璃地:玻璃地顾名思义,如同玻璃般清亮透明,晶体细腻,没有任何的杂质,纯透明不带颜色的玻璃地翡翠多年前并不受欢迎,没有那么高的评价,当时开挖出来往往当作废料扔掉。这也和时代审美有很大的关系。 古时对翡翠极品的判断是老种艳色,种要老,绿色要浓艳,此乃极品翡翠。到了现代,纯透明玻璃地翡翠才越来越收到喜爱和珍视,尤其是在南方,北方较之南方更重色。 二、冰玻地,又称蛋清地。透明质地,但稍有混浊,不及纯玻璃地,但是明显比冰地要透明。而且其混浊的感觉也是很均匀细腻的,没有浓淡之分。 三、冰地,冰地比冰玻地更混浊,并可见飘有棉絮(棉絮是指在翡翠内含有的一缕一缕棉絮状杂质)。和玻璃地、冰玻地相比,冰地更似一块透明的冰块。十分形象。 这三种地以下,还有多种分类,藕粉地、糯化地、芋头地、豆地、瓷地、干白地、狗屎地,望文生义,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需要强调的是,头三种翡翠地的价格,最少也在千元以上,极品玻璃地上千万者也有,买翠玩儿翠,只要经济条件许可,我是更偏向与那三种翡翠质地,其收藏价值不可估量。至于其他的质地,几百块的,如果造型别致,倒也不妨玩玩,豆地以下的,像什么干白地是制作B货翡翠的原料,狗屎地么,看都别看,买都别买,纯属浪费。
豆地、糯地和瓷地翡翠。可与上面的玻璃地和冰地看出明显区别,优劣一看就知,尤其这个瓷地挂件这种级别,我是肯定不会买的 像豆地,糯地的翡翠,如果颜色好,种又老,买给老人带还是挺合适的,如果五种无色,劝大家就别浪费钞票了,特别有些大商场,就这个质地的翡翠都敢标几千,有这钱买这种质地的,还不如去买黄金来的合适。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