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时科学与佛法谈世界和人生的真相

2017-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来源于:中国书法在线

科学与佛法——谈世界和人生的真相

朱清时

|目录|

序言

一、人类感知的世界图像是心智加工的产物

二、物质世界的深层面目是“空”

三、物质原本是信息(Itfrombit)!

四、如何由信息构建物质世界?

五、物质与意识

六、四圣谛

七、结束语

序言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现在我终于静下心来,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追求的“道”是世界和人生的真相:我是谁?从哪里来?为什么活着?

“昔者庄子梦为蝴蝶”,梦醒后庄子不知是他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子。最近有人问霍金:“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是生活在梦里还是真实存在?”霍金回答说:“我们不知道,也许也无法知道!这个问题至少要等到我们开始深刻地了解意识和宇宙时才可知。我们必须要孜孜不倦地探索关于存在的基本命题,只有这样,我们也许才会知道蝴蝶(或宇宙)是真实存在,还是只存在于我们的梦里。(引自网络)

与庄子几乎同时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用洞穴隐喻来说明,人类囚禁在自己的身体之中,无法辨别相互之间的真实身份,甚至也无法辨别自己的身份,人类的直接经验不是关于现实的经验,而是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之中。

庄子和柏拉图所在的那个时期,公元前数百年,现在被称为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那时中国有孔子、老子,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他们大致同时创立了世界几大文化模式。从此,人类一直靠这些思考和创造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

为何会这样呢?虽然现在对“轴心时代”还众说纷纭,但是已有证据表明当时人的个体智商可能比后代高。因为在物競天擇的演化過程中,智慧曾是人类生存的關鍵。為了求生,我們祖先的大腦一直在进化,并在“轴心时代”到达智慧成長的高峰期。随后農業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發展,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已不再适用于后来的人类社会,人的平均智能由于不利的基因突变而开始衰退;我们的食物系统和环境污染也是造成我们的智能下降的原因。虽然我们这些后代积累的知识和大规模合作能力已大大超过古人,但是平均的个人智力却已不如轴心时代的他们。

在那个时代特别重要的是,释迦牟尼(以下简称佛陀)不仅思考了这个人类的基本问题,而且给出了答案,并据此创立了佛法。佛法最核心的内容是缘起学说,谓一切有为法(宇宙万有),皆待因缘而起。生命不是无因的,也不是由上帝等所创造的,它是由一系列的诸缘而产生的。在“苦、集、灭、道”四谛中,“苦”的意思是你在世间看到的、感觉到的种种都是生灭无常的假相,对此众生并不自觉,有执着就会有苦;“集”的意思是,众生在受苦报的同时,还在造种种业,集聚继续受苦的原因;“灭”的意思是明白了这些道理,想要从苦果中彻底解脱出来,就要消除苦因,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道”的意思是就需要通过修道的方法,走上离苦的道路。

在佛陀灭度之后,大乘佛法开始兴起,缘起学说越来越具体化。一是龙树菩萨的中观学说,认为“五蕴皆空”;一是弥勒菩萨的唯识学说,认为“万法唯识”。现代人把中观和唯识看做是大乘佛法高度成熟的标志。粗浅地说,“五蕴皆空”讲形成宇宙万有的五蕴(色、受、想、行、识)缘起虚空,本身没有固定不变的性质,五蕴皆空是《心经》的核心观点。《中论》也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万法唯识”说一切见、闻、觉、知乃至宇宙万有都与心、意、识有关,在心、意、识之外,没有一个所谓的外境,只是色、受、想、行、识五类蕴结起来的。

当今科学昌明,不仅给人类造就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为我们揭示了世界和人生的真相。十年前拙文“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开始试谈这个问题,受到大家







































白癜风能传染吗
白癜风早期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epw.com/jbyf/41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