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8-8-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寄生虫性皮肤病

1.1疥螨病

请输入标题bcdef

1.1.1病原及症状

疥螨病是由猪疥螨寄生在猪的皮内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慢性皮肤病,也称疥癣或疥疮。以皮炎和奇痒为特征,大小猪均可感染,多发生在5月龄以下的猪,白毛猪比黑毛猪容易发生疥螨病。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善和卫生差的猪群更容易发病。

严重的疥螨病不但影响增重率及料肉比,而且可造成猪只应激。猪疥癣的症状主要是皮肤发炎,脱毛,奇痒和消瘦。通常开始发生于皮肤细薄、体毛短少的头部、眼窝、颊及耳部,并可蔓延到颈、肩胛、背部、躯干两侧及后肢内侧等部位。

病初患部皮肤发红并表现剧痒,经常在墙角、柱栏等处摩擦或搔痒,进而皮肤出现小结,形成水泡或脓疱疮,破溃后结痂脱毛。严重时皮肤肥厚粗糙、干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消瘦,发育停止和贫血等全身症状。

1.1.2治疗

为了使药物能充分接触虫体,最好用温水或肥皂水或来苏儿水彻底洗刷患部,在用刀刮去硬痂和污物后再搽药。

(1)用2%敌百虫溶液喷洒猪体或洗擦患部,1次/d,效果更好(敌百虫水溶液宜现用现配,怀孕母猪禁用,以防流产)。

(2)伊维菌素0.3mg/kg体重的剂量皮下或肌肉注射,效果极佳。

(3)牧可驱1kg/吨,用7天停7天,再用7天。

(4)盐酸左咪唑,按8mg/kg体重内服。

1.1.3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猪舍卫生工作,保持清洁、干燥和通风;应用2%~5%的牧可消液彻底对病猪污染的圈舍及用具进行全面消毒,未经消毒的器具,不得携入猪舍;对病猪应隔离饲养,及时治疗;对新引进的猪应隔离观察,经鉴定无病后,才可合群饲养;做好怀孕母猪上产床前的螨病处理工作,以免影响哺乳仔猪;治疗后的病猪应安置到已消毒的猪舍内饲养。

请输入标题

请输标题abcdefg

1.2虱和蚤

请输入标题bcdef

1.2.1病原及症状

猪虱为所有虱类最大的一种,成虫约4~6mm长,常寄生于耳基部,颈部、腹下及四肢内侧。虱与疥癣均会引起搔痒现象。可引起皮肤红疹啃痒与擦伤以及化脓性皮类,有脱毛与脱皮现象,严重感染则造成贫血。猪所得亦被认为传播猪痘的重要媒介体。

猪所得具有宿主特异性而蚤却不是,在猪只常见的是蚤是,也是一种人蚤。蚤经常寄生於污秽环境饲养的猪只身上。

1.2.2治疗

(1)1%高锰酸钾水冲洗,3%来苏儿喷洒猪体虱、蚤寄生部位,但要谨防感冒。

(2)晾凉后涂擦患部。

1.2.3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猪舍卫生工作,保持清洁、干燥和通风,用0.15%敌百虫粉溶液喷洒或药浴,效果良好。

请输入标题abcdefg

2病毒性猪痘

请输入标题bcdef

(1)病原及症状:

猪痘是由痘病毒感染,主要发生于4~6周龄的仔猪潜伏期4~7d。病初体温升高到41.5~41.8℃,精神和食欲不振,鼻黏膜和眼结膜潮红、肿胀有黏性分泌物。在鼻镜、眼皮、腹下和股内侧等毛少皮薄的部位,先发现很多红斑,不久变成丘疹,2~3d后则变为水疱,然后变成脓疱,最后变成棕黄色结痂,这种有规律的病变是本病的特征症状。大多数患畜在3周后恢复。

(2)治疗:

以保肝护肾为主,治疗目的在于防止细菌继发感染,主要是进行对症治疗。患部可选用1%龙胆紫溶液、5%碘甘油、5%碘酊等涂抹,有些病例还要配合抗生素等抗微生物药,并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3)预防:

首先,猪群应疫苗接种;其次,搞好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工作,对新引进的猪应隔离观察,经鉴定无病后,才可合群饲养。

请输入标题abcdefg

3细菌性皮肤病

3.1坏死性皮炎

请输入标题bcdef

3.1.1病原及症状

该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多发生于仔猪,以组织坏死为特征。在猪体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坏死性脓肿。初期创口较小,附有少量脓汁,若不及时治疗,则病变迅速向周围及深部组织发展,形成创口较小而死腔很大的囊状坏死灶,流出少量黄色、稀薄、

恶臭的液体,无痛感,病猪全身症状不明显。

3.1.2治疗

先将痂皮用刀刮除,用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水冲洗,再涂上抗生素药膏。

3.1.3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勤换垫草,保持猪舍干燥;避免猪群拥挤和争食咬斗,防止发生创伤,如有创伤,则及时处理;在仔猪出生后24h内,剪掉仔猪高出牙床部分的犬齿和侧切齿,大窝仔猪分散饲养,以避免吮乳时相互抢争乳头。

请输入标题abcdefg

3.2猪油皮病

请输入标题bcdef

由于圆环病毒引起的葡萄球菌感染部分,感染部分使用牧可消1:或1:,1:的比例,喷洒环素,3到5天即可见效。

3.2.1病因及症状

常发于1周龄到6周龄的幼猪。由于仔猪间打架咬伤,粗糙地面及墙壁的摩擦,患疥癣抓伤等伤口感染而引起猪渗出性皮炎。病初在肛门和眼睛周围、耳廓和腹部等无被毛处皮肤上出现红斑,发生3~4mm大小的微黄色水泡,迅速破裂,渗出清朗的浆液或粘液,与皮屑、皮脂和污垢混合;皮肤变得湿粘,呈油脂状,干燥后形成龟裂硬层,或呈带棕色鳞片状结痂,发痒。

痂皮脱落后,露出鲜红色创面。通常在1~2d内蔓延至全身表皮。病仔猪食欲减退,饮欲增加,迅速消瘦。一般经30~40d可康复,但影响发育。严重病例可在4~6d死亡。育成猪或母猪也可发生,但病变较轻,无全身症状。

3.2.2治疗

()发病早期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G,8~10万IU/kg体重,肌肉注射,2次/d,连用3d;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5.0㎎/㎏体重,肌肉注射,1次/d,连用3d;硫酸头孢喹肟,2mg/kg体重,肌肉注射,1次/d,连用3d。感染部分可用氯仿冲洗。

3.2.3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加强对仔猪的管护工作,防止相互打架咬伤。

请输入标题abcdefg

4营养物质缺乏性皮肤病

4.1锌缺乏性皮肤病

请输入标题bcdef

4.1.1症状

锌缺乏性皮肤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皮肤角化不全或角化过度。猪的皮肤角化不全多发生于眼、口周围以及阴囊等部位,也有的呈皮炎(缺锌性皮炎)和湿疹样病变,且皮肤骚痒、脱毛。同时,猪出现生长发育受阻,骨质发育异常,繁殖机能障碍等症状。

4.1.2预防

消除妨碍锌吸收利用的因素,调整饲料日粮配方,调整钙的比例,适当补给锌盐,以提高机体中的锌水平。

4.13治疗

按照饲料配方在饲料中添加锌盐。

请输入标题abcdefg

4.2维生素B2缺乏性皮肤病

请输入标题bcdef

4.2.1症状

维生素B2缺乏引起的皮炎症状表现为:被毛粗糙脱落,皮肤增厚,皮炎,有鳞屑或溃疡,掉毛,脂类渗出物,病猪眼睛肿胀、晶体混浊、白内障。妊娠母猪表现为易产死胎和无毛仔猪。

4.2.2治疗

及时在饲料中添加含丰富维生素B的营养物质,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4.2.3预防

按照饲养标准合理配合饲料,保证饲料营养均衡全面,质量过关。

请输入标题abcdefg

4.3维生素H缺乏性皮肤病

请输入标题bcdef

4.3.1症状

维生素H缺乏引起皮肤病变的特征为:皮炎、皮肤干燥、粗糙,有鳞屑、结痂、褐色渗出物,全身性脱毛,溃疡。蹄部病变表现为足底青肿,糜烂溃疡,蹄壳开裂等。

4.3.2治疗

在饲料中添加含丰富维生素H的营养物质,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4.3.3预防

按照饲养标准合理配合饲料,保证饲料营养均衡,全面,质量过关。

请输入标题abcdefg

4.4维生素K缺乏

请输入标题bcdef

4.4.1症状

猪只中误食凝血杀鼠药可造成血液无法凝结而发生皮下出血,此类的杀鼠药是维生素K的拮抗剂。一些发霉饲料的霉菌毒素亦阻断维生素K的合成,引起维生素K缺乏。重病猪只不同程度的全身皮下出血,患猪可能虚弱及无法站立。另常见的症状是流鼻血,尿液出血及黑沥青色之粪便。轻微患猪则皮下出血之外,没有其他病症。

4.4.2治疗

在饲料中添加含丰富维生素k的营养物质,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4.4.3预防

按照饲养标准合理配合饲料,除去发霉饲料,保证饲料营养均衡,全面,质量过关。

请输入标题abcdefg

5.湿疹

请输入标题bcdef

(1)症状:

该病一般是因为圈内阴暗潮湿,通风条件差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一种过敏性炎症反应,在秋季,舍饲圈养的猪易发生。其症状一般表现为:腹下或大腿内测皮肤出现黄豆般大小的扁平丘疹,有的形成水泡,破后变成脓疱,最后形成溃疡。

(2)治疗和预防:均以祛湿为主,小柴胡+强壮散或清瘟助畜散+藿香正气散

请输入标题abcdefg

产品使用咨询欢迎电联技术讲师:

唐老师:吴老师:

付老师:曾老师:

陈老师:谢老师:

(推荐8:30—21:00)

成都中牧衷心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







































白癫疯专科医院
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epw.com/jbhyz/9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