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走视力的两大杀手了解高度散光or高度
2017-9-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高度散光不及时矫正会引起头痛眼花吗?
散光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孩子视力不好
戴了眼镜还是看不清
可能就是弱视了
一、什么是散光散光眼系指眼球在不同经线上的屈光力不一致,或同一经线的屈光度不等,以致进入眼内的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焦点,而形成焦线。临床上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两种。屈光力差别最大的两条经线为主经线,两条主经线互相垂直,为规则散光。这种散光多为先天性。
1散光形成的原因?
眼的屈光体表面弯曲度不均一、屈光体的屈光率改变、屈光组织的光学中心偏离等都可造成散光。
曲率性散光:由眼的屈光体表面弯曲度不均一所引起,往往发生在角膜。由于人的角膜呈略椭圆型,生理上角膜的垂直经线屈光力大于水平经线屈光力(一般不超出0.20D),轻度的散光不影响视力,认为是生理性散光。
指数性散光:多为晶状体不同区域的屈折率改变引起,如白内障时晶状体的屈光介质变化引起的各种散光。
光心偏离性散光:如晶状体位置明显偏斜,外伤引起的晶状体半脱位等。
2散光临床的表现
视力下降:散光眼也称为无焦点的眼,因此视力下降是散光眼的主要症状之一,只有程度很轻属于生理范围的顺规散光视力可正常。
视疲劳:由于散光眼的视网膜上不能聚为一个焦点,所以不论看远还是看近都是朦胧不清,经常要通过改变调节或将眼睑眯起成裂隙状,其效果是使眼屈光系统的史氏光锥的焦线距离缩短,以接近最小弥散圈,使视力稍为清晰的目的,但却易造成视疲劳,如眼痛、头痛、流泪、视物重影、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等。
3散光怎么治疗?
轻度规则散光如无眼疲劳或视物模糊,可不必矫正,反之如有上述不适、虽然度数不高也应矫正。
高度散光患者应以柱镜矫正,如不能适应全部矫正,可先予以较低度数,以后再渐增加。
不规则散光不能用柱镜矫正,可试用接触镜矫正。
生活中,我们一定注意合理用眼,尤其是已经近视的人群应定期检查视力,以避免近视向更深的程度发展,并产生各类严重的并发症。
什么是散光
二、什么是弱视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
更要提醒的是,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疾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因此家长要更善于发现问题,以避免错过孩子弱视治疗的关键期。
1.
可能导致弱视的原因有?
1斜视性弱视发生在单眼,患儿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常见于四岁以下发病的单眼恒定性斜视患儿,其由于大脑皮质主动抑制斜眼的视觉冲动,长期抑制形成弱视,视觉抑制和弱视只是量的差别,一般为斜眼注射时可以解除抑制,而弱视则为持续性视力减退。斜视发生的年龄越早,产生的抑制越快,弱视的程度越深。
2屈光参差性弱视因两眼不同视,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屈光度较高的一眼黄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两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双眼单视,从而产生被动性抑制,两眼屈光相并度以上者,屈光度较高常形成弱视和斜视。以至被动性和主动性抑制同时存在。弱视的深度不一定与屈光参差的度数有关,但与注视性质有关,旁中央注视者弱视程度较深,这类弱视的性质和斜视性弱视相似,是功能性的和可逆的。临床上有时也不易区分弱视是原发于屈光参差,还是继发于斜视,如能早期发现,及时配戴眼镜,可以预防。
3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眼性,发生在高度近视、近视及散光而未戴矫正眼镜的儿童或成年人,多数近视在度以上,远视在度以上,散光≥度或兼有散光者。双眼视力相等或相似,并无双眼物像融合机能障碍,故不引起黄斑功能性抑制,若及时配戴适当的眼镜,视力可逐渐提高。
4废用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儿期,由于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因眼睑手术后遮盖时间太长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眼球,妨碍或阻断黄斑接受形觉刺激,而产生了弱视,又称遮断视觉刺激性弱视。
5先天性弱视或器质性弱视由于出生时黄斑出血,导致锥细胞排列不规则,在婴儿出生后双眼形成以前发生,因而预后不好。有些虽然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能查出明显的病变,目前仍认为属器质性病变,因现有检查方法不能发现,此型为恒定性弱视,治疗无效。
弱视的发生,一定有以上四个原因中的其中一个?答案是:是的。如果没有上述原因,视力不好,就不一定是弱视。
2.
如何尽早发现孩子弱视问题?
在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期(5岁以前)及时干预,弱视治疗都可以取得特别好的效果。关键是怎么早发现?
专家指出:弱视多见为单眼,家长可以有意识地通过一则“厌恶实验”来发现问题:用障碍物交替遮盖孩子的双眼,当盖住一只眼睛,孩子表现出明显的厌恶和反感,就提示着孩子两只眼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清楚的,可能存在着弱视,需要高度重视。
涓尰鎬庢牱娌荤枟鐧界櫆椋?鍖椾含鎬庝箞娌荤枟鐧界櫆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