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应知道的早产儿的护理
2016-1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生率为5%~15%。在新生儿死亡顺位中居第2位(先天性畸形居首位)。近年来由于正确判断和处理胎儿出生时复苏技术以及对早产婴的监护和治疗都有很大进步,使早产儿的死亡率和罹患病率均有下降,甚至低体重儿也能长期存活。
早产儿尚无统一的定义,目前我国多把胎龄<37周(天)出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这一定义不考虑体重。国外早产儿多指孕周满20周至不满37周,体重在g至不足2g者。其中,孕周不满32足周者称极早产儿。
1、生后立即护理
早产儿分娩时,应提高产房室温,准备好开放式远红外抢救台及预温早产儿暖箱。娩出后应及时清除口鼻黏液,无菌条件下结扎脐带,用纱布清洁全身,但不必擦去皮肤上可保留体温的胎脂。
2、日常护理
(1)保持安静的环境,集中护理,喂奶、穿衣、试表及换尿布等工作需在暖箱中轻柔完成,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及移动。
(2)每4~6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应保持恒定(皮肤温度36~37℃,肛温36.5~37.5℃)。
(3)每天在固定时间称1次体重,宜在哺乳前进行。
(4)早产儿在脐带脱落、创口愈合后再沐浴。
3、保暖
早产儿室温应保持在24~36℃。相对湿度在55%~65%。体重愈轻者,周围环境温度应愈接近早产儿体温。早产儿生后一般应入暖箱。当体重≥g,一般情况良好,食奶量正常,体温稳定时可出暖箱。
4、供氧
吸氧指征包括发绀、气促、呼吸暂停。不宜常规吸氧,且不宜长期持续使用。氧浓度以30%~40%为宜,或测定动脉血氧分压值,监测该值在13.33kPa(mmHg)内尚属安全。浓度过高、吸氧时间过长,容易引起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视力障碍。
5、防止低血糖发生
如生后2次血糖值均低于1.1mmol/L(20mg/dl)即可诊断低血糖症,须立即治疗。可静推葡萄糖1g/kg,然后以10mg/(kg·min)的速度持续滴入,待血糖稳定后再滴入24h,以后视喂养情况逐渐减少。症状不能控制者可加用氢化可的松5mg/(kg·d),分次滴入,可升高血糖。
6、维生素及铁剂的供给
早产儿体内各种维生素贮量少,生长又快,易致缺乏。母乳和非早产儿配方乳喂养儿生后每天应给维生素K11~3mg和维生素C50~mg肌注或静滴,共2~3天。生后第3天可给服复合维生素B半片和维生素C50mg,2次/d。生后第10天可给浓鱼肝油滴剂,由1滴/d逐步增加到3~4滴/d,或维生素D万~30万U肌内注射1次。生后2个月可给予铁剂,10%枸橼酸铁胺2ml/(kg·d)。
7、喂养
(1)开始喂奶时间:生后4h可试喂糖水,6~8h后开始喂奶,体重<0g者,喂奶须在一般状态良好、无水肿、尿量多、无腹胀、有排便、腹片正常时开始,一般为生后48~72h;体重>g者母乳或奶瓶喂养;<g者应用配方奶鼻胃管饲,两者之间则视吸吮力而定。
(2)奶量及间隔:开始喂奶量因体重不同而异,体重<0g者为每次0.5~1ml;1~1g者为4ml;~g者为8ml;>g者为10ml。喂奶切忌过速,以免发生胃食管反流误吸。每次喂奶间隔:<0g者为1~2h;1~1g者为2h;~g者为2.5h;~2g者为3h。每天每次增奶量1~2ml/kg,鼻饲奶前应抽取胃内残奶,残奶量超过应喂量的1/4者,要减少饲入量,残奶量超过应喂量的1/2者,应停喂1~2次。喂奶热量从.94kJ/(kg·d)渐增至.88kJ/(kg·d),并最终达到.08~.60kJ/(kg·d)(2~4周)。
(3)若有发绀、气促,体重过低或喂奶量少于日需要量的一半者,应予静脉输液。
8、预防感染
须做好早产儿室的日常清洁消毒工作。地板、工作台、床架等均要湿拖湿擦,每天定时通风,定期大扫除和乳酸蒸发消毒,用具要无菌,要经常更换氧气瓶、吸引器、水瓶、暖箱水槽中的水。要严格执行隔离制度,护理要按无菌技术操作,护理前后须用肥皂洗手,护理人员按期做鼻咽拭子培养。感染及带菌者应调离早产儿室工作,早产儿中有感染者宜及时治疗,有传染病者及时隔离。
9、疾病治疗
若发生异常病理情况应及时给予正确诊治。
10、出院标准
早产儿出院前,应能自己吸吮进奶,在一般室温中体温稳定,体重以10~30g/d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已达g以上。近期内无呼吸暂停及心动过缓发作并已停止用药及吸氧一段时期,可考虑出院。出院后对其应做定期随访,估价早产儿的发育状况。
月嫂会
“58月嫂”指定合作伙伴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比较好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